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罕見“同臺”就這件事達成共識

【僑報綜合報道】中國教育部21日公佈的視頻資料顯示,教育部20日召開了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李蘭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同時參會,對各校開學工作作出指導。

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罕見“同臺”就這件事達成共識

4月22日,近30名消防員分別到武漢市第二十三中學、黃岡市黃州區第一中學,對學校進行全面消殺。圖為當日,在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第一中學,一名消防員對教學樓走廊進行消殺。(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各省目前都已至少明確了部分學段的開學時間,復學學生已經達3500多萬。如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校園疫情防控工作?中國教育部請來權威專家鍾南山、李蘭娟和張文宏,為學校復學工作“把脈”。

中國仍長期面臨輸入型風險

綜合上海澎湃新聞、北京《科技日報》、北京《中國青年報》報道,“我是積極支持復課的,但要做好措施,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強調,復學的工作一定要往前走。就算個別學校出現感染病例,也不奇怪,遇到問題及時處理,就不會有校內疫情的大規模暴發。

鍾南山表示,中國現在疫情控制得很好,目前國外有的國家處在高峰頻段。“中國是在非常特殊的矢向差異情況下復學的,外來輸入造成國內的繼發感染隨時存在,但是我們也必須在嚴防嚴控的情況下開始復學。”

“學校面臨的最大風險,也是輸入型風險。”張文宏說,“未來幾個月,明確告訴大家,這個風險始終存在。”

輸入型病例或會使得中國產生個別病例,一旦個別病例產生,就可能與學校發生關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少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但因為有風險,學校就要繼續關閉嗎?世界上的疫情發展一波又一波,等到完全消停再開學,並不現實。“風險存在,但絕不比其他國家復學的風險更大。”張文宏直言,可以說,現在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國家,就是中國。

學校防控重點在於不出現二次傳播

國際疫情不斷,中國也可能不斷出現關聯型個案病例。不過,三位專家都指出,無論中國哪個城市出現病例,哪怕這個病例產生了小範圍傳播,甚至出現了超級傳播者,都是正常的。如果這個病例通過某種途徑到達學校,學校要做的事情就來了。

不過,鍾南山轉而強調,希望不要有一個學校出現個別的病例就停課,“我們經不起這麼反覆折騰。

“學校的防控重點在於,不要讓你的學校出現二代、三代甚至四代病例,形成連環感染。”張文宏直言,學校裡若出現1號病例,這個責任一定不在學校,發現並診斷被關聯感染的病例,是衛生和疾控系統的工作。但是,如果學校出現大批量的二次三次傳播,那很可能是學校的防疫工作沒做好。

在他看來,最大的防控重點是吃飯,一起聚餐是造成學生間傳播最大的風險。所以學校的餐廳可以採取分餐、隔離座位等措施,各學校可根據自己情況進行相應設計。

“學校的防控,一是要有社交距離,二是要有行之有效的應急防控流程。”張文宏說,只要應急反應啟動得早和快,只要嚴格遵循了流程,哪怕出現個別傳染,也不會釀成嚴重後果。

復學要做到“底盤清楚”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也堅持復學,她說,“從總體上看,中國疫情已經有將近一個月‘雙清零’了,應該說具備了復學條件。”

李蘭娟提醒道,學校復學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底盤清楚”。

“要保證學校回來的人裡是沒有感染者,學校裡面沒有傳染源。”如果對重點地區回來的人有所擔心,應該對其進行核酸檢測甚至抗體檢測。“不要把感染者放入學校,住校的學生也不要隨意外出,外出必須報告。”李蘭娟指出,邊境省份的學校更要提高警惕。

“保持距離,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發現傳染源立刻控制,把接觸的人立刻隔離,不會造成大的擴散,無需恐慌。”李蘭娟強調。(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