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祕:隱藏在農民工內心深處的“故事”,是迷茫還是堅守?

中國工人,一個龐大社會群體的代名詞,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再到泯然眾人。農民工作為產業工人的絕對主力,農民工的命運和中國產業工人的命運息息相關。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出了華夏大地的春天,也吹出了中國產業工人的昨天;08年波及全球的次貸危機,讓中國工人一度走到了世界的中心;然而,社會認可度低、基本權益難以保障和內心自我認同低的現實又將產業工人的困境暴露無遺。

一、輝煌的昨天,助力中華民族復興

數以億計的中國工人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騰飛,也吹動這世界經濟巨輪揚帆遠航。2008年,從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席捲全世界,全球經濟瞬間從高速增長的軌道跌入谷底。

獨家揭秘:隱藏在農民工內心深處的“故事”,是迷茫還是堅守?

圖一:08年美國金融危機讓全球經濟蕭條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09年,在千千萬萬中國產業工作助力下,中國經濟的巨輪率先開始破冰前行,成為了全球經濟下行態勢中逆市上揚的最大亮點。在2009年,中國工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中國工人開始獲得世界的認可。農民工作為中國產業工人主力軍,在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熠熠生輝的昨天,記錄了中國工人群體的辛勞和無私奉獻,也逐漸將中國推向了世界舞臺的中心。

獨家揭秘:隱藏在農民工內心深處的“故事”,是迷茫還是堅守?

圖二:2009年中國工人登上美國《時代週刊》

二、平淡的今天,難掩背後的落寞與無助

隨著我國進城務工群體的不斷擴大,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沒能完全將隨之而來的問題掩蓋。中國工人正力圖在“多重矛盾”的夾縫中找到一個最合適的位置。首先從國家層面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難問題由來已久,同時務工人員的落戶問題、醫療問題和基本權益等問題表明了城市和農村的明顯界限。其次從社會層面看,外來務工人員缺乏普遍的社會認可,本地人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外來務工人員融入變得困難,農民工成為了他們揮之不去的代名詞。再次從個人心理層面看,因為生計而遠走異鄉的他們,一來對父母沒有盡到子女贍養的義務,二來對子女沒有盡到做父母撫養的責任,每天面對的只是工廠和出租屋之間兩點一線的生活,身在異鄉心在家,內心的煎熬和無助無形中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即使從少不更事就跟隨父母奔波異鄉,頭髮花白的他們最終還是選擇葉落歸根——回到生他養他的農村。

獨家揭秘:隱藏在農民工內心深處的“故事”,是迷茫還是堅守?

圖三:農民工居住條件簡陋

三、希望的明天,擦乾眼淚繼續前行

哪裡才是中國產業工人最光明的明天?是喧囂熱鬧的大都市,還是沉寂落寞的小農村?肉體上的痛苦咬咬牙還能堅持,精神上的無根的很容易將一個人摧毀。大城市逐漸放開的落戶政策、逐漸公平的社會福利和基本權益是保證外來務工者融入城市生活的基礎條件,然而最根本的是打破城鄉二元制經濟結構、破除城裡人和農村人的身份標籤,真正實現社會認同和心理上的平等。這才是農村人或者是農民工最好的歸宿。

獨家揭秘:隱藏在農民工內心深處的“故事”,是迷茫還是堅守?

圖四:年過半百的農民工重新踏上謀生之路

“真正關心和理解進城務工者的辛酸和無奈,理解他們笑容背後的無助和渴望”,這是一個80後進城務工者的最真切的期盼。關於進城務工的點點滴滴,你有什麼感受和疑惑,歡迎在下方留言與你一起共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