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皇帝小30歲,備受寵愛,生下三子一女,卻只當了7天皇太后

步入後宮的女人,想要生活過得好,除了少數幸運的不需要皇帝寵愛,也無需生育子女便可在後宮中生存得很好,獲得一生的榮祿享受,但大多數人並非如此,想要好的生活就要拼盡全力討得皇帝歡心,因為只有獲得寵愛才有可能得到晉升的機會,才有可能得到生育子女的權利,也只有生下了一兒半女,在後宮中才能站得住腳,哪怕當上皇帝的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她比皇帝小30歲,備受寵愛,生下三子一女,卻只當了7天皇太后

據大清歷史記載,生前是皇后,兒子還當上天子的並不多,相反生前當過皇后,扶持別人兒子當皇帝的卻不少,比如孝和皇后,還比如像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講的孝靜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孝靜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我們知道鈕鈷祿氏是大清的皇后世家,而博爾濟吉特氏也是大清歷史上的一個後族之家,孝靜皇后就是來自清朝非常有名的後族世家博爾濟吉特氏族,來自這個家族的大清后妃數不勝數,大名鼎鼎的孝莊太后就是來自這個家族的,不過博爾濟吉特氏與孝莊並非一家,因為博爾濟吉特氏的先祖在清朝開國之初入滿洲正藍旗,去世後抬旗入滿洲正黃旗。

她比皇帝小30歲,備受寵愛,生下三子一女,卻只當了7天皇太后

也就是說,博爾濟吉特氏不再是科爾沁蒙古族人,而是正兒八經的滿洲人了!

道光五年(1825年),十三歲的博爾濟吉特氏已經達到了參加選秀的年齡了,這一年博爾濟吉特進入紫禁城,以滿洲正藍旗秀女的身份參加了八旗選秀,由於年輕漂亮、氣質非凡,脫穎而出被道光帝看中選入宮中,此時的道光帝已經四十三歲了,所謂“老夫愛少妻”,道光帝對這個比自己小了整整三十歲的博爾濟吉特氏十分寵愛,初封為靜貴人。

婚後博爾濟吉特氏不負帝望,先後為道光帝生下了三子一女,連生四胎,這對於即將步入老年,但子嗣卻非常匱乏,當時只有長子奕緯一個的道光帝來說,博爾濟吉特氏將他的子嗣變得充盈起來了。

她比皇帝小30歲,備受寵愛,生下三子一女,卻只當了7天皇太后

為此,道光帝對博爾濟吉特氏的寵愛也是越發濃厚,因而博爾濟吉特氏的位分也是水漲船高,就在她生下最後一個孩子即皇六子奕的第二年,被晉升為貴妃,當時道光後宮沒有皇后,因而貴妃是後宮中的第二號人物,其地位僅次於皇貴妃鈕鈷祿氏,即後來的孝全皇后鈕祜祿氏,兩人在後宮爭寵方面來說,說鈕鈷祿氏可以說與博爾濟吉特氏是情敵。

不過遺憾的是,在孝全皇后崩逝後,博爾濟吉特氏本是最有希望被立為中宮皇后,可誰想,道光帝自孝全之後不再立皇后,因而博爾濟吉特氏的位分只能停留在皇貴妃,好在她收養孝全皇后的兒子奕詝(即咸豐)後來繼承了皇位,為感念博爾濟吉特氏的養育之恩,咸豐帝將其為封為康慈皇太妃,後來迫於多重因素之下,再將其封為康慈皇太后。

她比皇帝小30歲,備受寵愛,生下三子一女,卻只當了7天皇太后

好不容易坐上後位,可七天後,博爾濟吉特氏便病逝於壽康宮,享年44歲,真是讓人感到惋惜!

讀史可以明智,因此我建議大家,要多讀讀《資治通鑑》多吸取前人的教訓。畢竟在所有史書中,這《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因此通過《資治通鑑》,我們可以知道前人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及教訓,只要學好了,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遊刃有餘。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我呢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鑑》。

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她比皇帝小30歲,備受寵愛,生下三子一女,卻只當了7天皇太后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製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鑑。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她比皇帝小30歲,備受寵愛,生下三子一女,卻只當了7天皇太后

做為歷史,謀略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她比皇帝小30歲,備受寵愛,生下三子一女,卻只當了7天皇太后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穫。因此我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1.2萬本賣完了,現在又新進一批,數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