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紙幣原來是這樣防偽的!

我國古代的交易方式由物物交易逐漸過渡到以貝類、金、銀、銅、鐵等金屬作為等價物進行交易。金屬作為貨幣有一個優點就是不易偽造,但它的缺點是不方便攜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紙幣”誕生了!

古代紙幣原來是這樣防偽的!

中國最早的“紙幣”誕生於宋代,北宋初年,四川市民交易用鐵錢,不僅面值很小重量還高,1000個鐵錢重量就達12公斤,買1匹布就需90-100斤的鐵錢,交易實屬不便。

於是,一種名為“交子”的“紙幣”誕生了,人們開始用它代替鐵錢流通。為了防偽,交子會用一種專門的紙來印刷,這種紙非常光滑辨識度高,所以官府拿來專門印刷交子用,同時還規定了禁止民間買賣這種紙,否則殺頭。

古代紙幣原來是這樣防偽的!

清代發行紙幣用紙主要用高麗紙和京票為原料,靛藍印刷,圖案精美繁複,並有各通行官府印押,民間很難仿製。即便如此,清代銀票的超值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後又停用,直到洋務運動後,才發行了和國際接軌的紙幣,但是民間依然不太接受,仍然使用金屬貨幣。

我們可以看出,古代紙幣的防偽多是採用一些比較特殊的“原材料”,而官府主要以把控原材料的流通和嚴格的法律來約束“造假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