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黃顙魚全國大範圍急性暴死的說法,爭論紛紛,有說是飼料、有說是天氣、有說是底質、有說是水質、有說是細菌、病毒、寄生蟲......
各地病魚,層出不窮
廣東地區 腹水病居多,拉網起來圍數減稱,高發塘口占比近5成。
湖州地區 無明顯症狀暴死,死魚浮滿塘,病魚賣白菜價。
武漢地區 爛身、水黴、小瓜蟲、出血、腹水,多病併發,死亡嚴重。
死魚的說法不一
說是飼料、是天氣、是底質、是水質、是細菌、病毒、寄生蟲......各地專家的都有各自的道理,大夥說的都是沒有錯的,這都是病魚致死的原因,但為什麼各地的死魚症狀不一,死亡率也不一樣?造成病魚爆發性死亡,甚至全軍覆沒的最最最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除了中毒和缺氧,什麼病害能3天讓幾萬斤魚全軍覆沒?
從這魚從發病到死亡這麼短的時間,我認為是水溫分層,低氧不夠引發的,不知道有沒有道理,或許是我判斷錯了。
今年是個暖冬,水溫總體比往年高,廣東地區的黃顙魚幾乎沒有停食,即便江浙、兩湖等地區的魚仍有少量投餵。開春後,氣溫更是不斷攀升,3月初,浙江氣溫已在20℃徘徊。升溫,使表層水溫偏高,而底層水溫仍比較低,容易引發水溫分層。這些水溫分層,讓塘底存儲了大量的有害物質。
而3月底的這場冷空氣,倒春寒來襲,帶來連綿的陰雨天氣,降雨表層水溫驟降,引起水體流,底層大量的沉澱物及有毒物質上升至整個水體,這些有毒物質既毒害魚體,同時有毒物質也耗費水中大量的溶氧,使養殖的黃顙魚處於低氧狀態,引發暴死性死亡。
防大於治
做好日常養殖管理,以防代治,是這條魚減少病害死亡的唯一出路!
1.多開增氧機、湧浪機等機械設備,打破水溫分層,使水體上下多流動;
2.常用芽孢桿菌、改底片等,把沉澱在塘底的有毒物質分解,做好預防工作;
3.氣溫驟變時,要用潑灑姜等抗應激藥;
4.魚發病時,先不要急於用藥,先用果酸等解毒及抗應激;
5.科學投餵,加強腸道管理,防控腸道疾病。
各地魚價及後市分析
備註:魚價僅供參考
清明前後,各地黃顙魚病魚湧出,魚價一再探底。養殖戶眼看著魚死,急於拋售手中的病魚,有部分流通商及魚販子乘機砍價,由於抓病魚獲利更多,魚車紛紛轉抓病魚;好魚的魚價也受到病魚衝擊,價格稍微下挫。
隨著五一節的到來,病魚減少,黃顙魚魚價有望回調。市場流通的大規格魚,仍比較少,病死魚的大量出現使黃顙魚今年的存塘銳減,預測5月份後魚價將會反彈!同時,由於近兩年黃顙魚銷量不斷放大,市場大規格魚一直比較緊張,展望今年夏天的魚價仍比較可觀。
對於今年的魚價行情,你會這麼看?病害雖嚴重,但養殖效益可觀,今年的這個投苗季節已來臨,你會繼續養殖黃顙魚嗎?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給我們留言!(出處:黃骨魚 作者:唐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