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小時候的經歷太重要了!

提問:樓主1990年出生於湖北北部一個普通的五線小城市的農村。無論是自己還是身邊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同學,大部分都是農村出生,地地道道的山旮旯種地為生的家庭。只有極少數性格比較要強、努力的才能夠在深圳、上海、杭州、廣州等一二線城市立足,絕大多數只能在四五線城市定居。整體而言都混得很一般,很難有突破。為什麼農村大學生越來越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了(尤其是90年以後出生的農村大學生)?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小時候的經歷太重要了!

本人也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前,每年暑假都還會回家替家裡分擔農活,說實在的,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混得差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農村大學生的起點普遍會比家在城市的低,要混得好,付出的努力要翻倍。職牌屋(zhipw2020)認為,這幾個方面的現象,值得我們每個農村大學生來關注和反思。

一是經歷對我們思維模式的影響。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往往是思維方面的區別。為什麼現在富人賺錢越來越容易,而窮人要翻身卻越來越難,財富思維是一個重要因素。對於農村裡出來的大學生來說,大多數有求穩思維,開拓和進取不足,總會覺得自己能夠從農村混到這個樣子,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者,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會有一段很深沉的自卑期,不喜歡四處結交關係,沒有外來的新鮮刺激,思維也會禁錮,改革和動力難持久。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小時候的經歷太重要了!

二是經歷對我們辦事方式的影響。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過習慣的苦日子,甚至上學的時候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辦起事來會顯得小家子氣,同時習慣性地更容易算投入和付出的比重,這從根源上會影響辦事成功的概率。我們可以發現,自己身邊混得比較好的人,都是善於抓大放小,善於從多方面投入,最終連本帶息一起拿回來的。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小時候的經歷太重要了!

三是從社會支持角度來考量。首先從家庭支持來看,爸媽大多數一輩子待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能夠給予的支持肯定是有限的,所以從起跑線上來說,農村大學生就輸了。再者,從自身攀關係能力來說,成長的經歷和經驗,會導致大多數農村大學生尤其是家庭條件艱苦的農村大學生,內向沉默,不善於交際,最起碼攀關係的能力不高,這就導致更廣範圍的社會支持會缺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