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助聽器發展簡史

中國助聽器的生產和銷售是20世紀50年代由天津助聽器廠開始,到了80年代後期,國際上大型助聽器生產廠商之一的丹麥達那福公司率先到中國廈門設廠、生產並銷售助聽器。當時稱雄全國,到了90年代中期德國的西門子、瑞士的峰力集團、美國的斯達克公司、丹麥的奧迪康和唯聽公司、加拿大的優力康、瑞士的伯納鋒等國外主要助聽器廠商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相繼在中國設立了工廠和銷售中心。目前瑞士的峰力集團、德國的西門子和美國斯達克公司在蘇州建廠,負責生產包括出口的各式助聽器和配件,丹麥的瑞聲達仍然保留其在廈門的工廠,中國的助聽器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州(麗聲)、成都(微迪)和廣東的小欖鎮。後者是中國90%盒式機的生產基地。根據2007年醫療器械出口統計,中國排在前十位的醫療器械出口產品中有三名是助聽器生產公司,德國的西門子排在第三、丹麥的瑞聲達排在第6、瑞士的峰力集團排在第九。到了90年代後期,相繼一些二線助聽器品牌也開始進入中國,比如日本松下、索尼和理音(Rion)等日系企業,開始在中國建立代理銷售,不過未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

伴隨這些國際知名企業的到來,中國助聽器行業開始進入了一個空前規模的快速發展。國內的部分企業開始轉向生產助聽器,如廣東中山市、江蘇鹽城市、天津市、福建廈門市等地陸續建立了民營助聽器工廠,主要生產低價位的盒式和中小功率耳背式助聽器。如前所述,盒式機的主要生產基地是在廣東的小欖鎮,這些產品主要通過商業機構銷售,數量較大,估計一年有近百萬臺的生產量。不過其品種、質量尚不能與國外獨資企業生產的產品相提並論。從國內近期幾次牽制性的助聽器抽查結果來看,90%不合格的助聽器主要來自國內的低端生產廠家。

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助聽器技術和產品在中國市場頻頻可見,從發佈速度來看,國內外產品發佈品種等均處在同一時間,在市場上,從模擬機到數字機、從耳背機到深耳道機、各種特殊功能的助聽器在市場比比皆是,開始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因此從助聽器技術和先進程度上講,中國市場的助聽器基本和世界一致,並且新產品的發佈也與發達國家同步。不過,中國市場助聽器的驗配、銷售和使用因地域和經濟發展不平衡、行業機制不健全、國家相關法規政策尚在制定等原因,目前仍處於發展階段,全國各地參差不齊。


回顧助聽器在中國市場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可以看到下面三個階段的發展趨勢:


第一階段: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櫃檯式銷售為主。其特徵是大部分助聽器通過藥店、百貨商店裡設立的藥櫃、醫療器械產品銷售專櫃進行銷售。這個時期助聽器無驗配過程,患者通過臨場試戴效果決定是否購買。無售後服務,無須專業測試等。 值得一提的是 1979年1月北京同仁醫院、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開設了國內首家助聽器門診,由鄧元誠負責,並通過天津助聽器廠為患者定製耳模。其後又定製耳內式助聽器。由此開創了助聽器國內專業選配的先河。

第二階段:到90年代中、後期,開始引進助聽器驗配,進入一個相對規範和科學化的階段。除了醫院開始增設驗配中心外,開始出現以助聽器專賣,以專業形式進行銷售。部分大城市開設了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助聽器專賣店。這個階段的特徵是對患者聽力進行檢測,使用科學的方法對患者聽力進行補償,在此基礎上驗配助聽器。

在這個階段,醫院開始介入助聽器的服務,如金濟霖(陽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盛今蕙(上海第一醫科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黃燮康(上海建工醫院)、許時輝(上海第一醫院)、高成華(長春白求恩醫科大學)、王尚禮(貴州醫科大學)、簡棟樑(廣州聾校)、彭漢初(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徐麗蓉/閔家琳(四川華西醫院)、梁濤(江蘇徐州,中國聽力醫學基金會)、張華和張志勇(北京協和醫院)、張建一和張正國(中國協和醫大)、徐廷貴(南京海軍414醫院)、王永華(浙江省中醫學院)等全國各地耳鼻咽喉科出身為主的專家開始在醫院(醫學院)設立聽力門診,為患者專業選配助聽器,併為聽障者提供康復指導。而各地1200多所聾兒康復中心、800多所聾啞學校在各級殘疾、民政部門、教育局等領導下,紛紛成立各種形式的選配中心,對聾兒進行測聽、助聽器選配。尤其是在聾兒康復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