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把七夕節當成情人節,七夕節到底是什麼節日

今天,很多人都問我過不過七夕情人節呀。這時候我可能只會回一句,不好意思我只知道七夕節、乞巧節,沒聽過七夕情人節。

2018年8月17日,農曆七月初七,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

為什麼很多人把七夕節當成情人節,七夕節到底是什麼節日

但是七夕並不是大家所說的中國情人節,在古代,七夕傳統習俗與情侶根本扯不上任何關係。這時候可能有人不解了,我們都過了那麼久的七夕情人節了,為什麼不是中國的情人節。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七夕節的來歷,還有七夕的傳統習俗。

為什麼很多人把七夕節當成情人節,七夕節到底是什麼節日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源發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為什麼很多人把七夕節當成情人節,七夕節到底是什麼節日

相傳,每年的這個夜晚,織女與牛郎會在鵲橋相會,所以七夕只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這個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 ,而根據古代文史記載,七夕主要是乞巧、許願的節日,相當一個女子大型祈福節日。在這一天,姑娘們穿針鬥巧、拜織女、吃巧果,頂多會向織女訴說心願,是對愛情的願望,但並不會像牛郎織女一樣實際會相會情人。

為什麼很多人把七夕節當成情人節,七夕節到底是什麼節日

那在七夕,具體是會有什麼活動呢?而不同朝代和不同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習俗。在宋朝,女子們都會穿針比巧:穿針乞巧者,或穿七孔針,或穿九孔針,用一根綵線連續穿過為巧;唐朝則是喜蛛應巧:女子們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也叫喜子)放在小盒中,次日清晨開盒觀其結網疏密程度,唐朝視網之密為巧手;而江蘇一帶的乞巧活動在清朝是視影定驗巧拙。除此之外,七夕的習俗還包括接露水、儲水、吃巧食、拜七姐。而七夕節的風俗食物分別有巧果、五子、巧酥、巧巧飯、雲面、江米條等。

為什麼很多人把七夕節當成情人節,七夕節到底是什麼節日

到了今天,乞巧節可能不會像古代那樣有如此之多的習俗了,而七夕節也在鵲橋相會的浪漫故事與商家推波助瀾下,成為了情人節。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忘記七夕節原本的內涵,節日的由來還是要熟記在心,畢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