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近幾天,高管涉嫌性侵未成年養女的事件持續發酵。嫌疑人觸目驚心的暴行再次刺痛人們的神經,引發大眾的憤怒。

然而被侵害女孩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幫兇”。


在孩子面臨性侵威脅時,父母本應是第一道防線,很多時候卻因為沒有安全意識,替壞人大開方便之門。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很多父母可能覺得兒童性侵案只是出現在新聞裡的“偶然事件”,離自己很遠。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統計顯示,2013~2017年間,我國每年公開報道的14歲以下兒童被性侵案件125~503件不等,平均每天曝光0.3~1.38起。另有數據顯示,2013~2016年間,全國法院審結猥褻兒童犯罪案件10782件,平均每天7.4起。


按性侵案的隱案率比例1:7來推算,每天實際發生兒童性侵案件大約在50 起左右[1]。這些危險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而在這些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多少無辜孩子的噩夢。最令人無奈的是在這類悲劇中,父母們大多難辭其咎。


沒有安全意識,父母成“幫兇”

前幾年,臺灣女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曾轟動全國。原因是她多年前被補習名師誘姦。這段噩夢侵擾她多年,導致她患上抑鬱症,最終自殺。而她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就是自己的真實寫照。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書中房思琪在飯桌上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而媽媽卻很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問題。他們對於孩子的性教育羞於啟齒、閉口不談,導致孩子對如何保護自己一無所知。


此外,在性侵兒童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高達60%~90%。作案人員有的是輔導班的名師、鄰居和藹的老爺爺、甚至是親朋好友。對於這些人,家長們通常沒有防範之心,尤其對於老師,更是充滿尊敬和信任。但也就是這份所謂的信任,讓他們更容易接近孩子,甚至很多時候,是父母親手將孩子送入“虎口”。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家長出於禮貌、面子上的考慮,強迫孩子與他人擁抱、親吻。有些家長在家只穿內衣褲或毫無避諱地進行異性親子共浴等。


這些行為會誤導孩子,讓他覺得和熟悉的人親密接觸是正常的、安全的。甚至一些父母會在公共場合暴露孩子的隱私部位,把涉及孩子隱私的照片上傳到網絡上。這無異於給蠢蠢欲動的罪犯打開了方便之門。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處理不當,造成二次傷害

如果孩子不幸遭遇性侵,會給身體和心理都造成創傷。不少女童在遭受性侵後被傳染上了性病或引發其他婦科病,嚴重的還造成撕裂傷或不孕。而且,孩子在遭受性侵後往往會產生羞愧、抑鬱、自卑等消極情緒,長大後也容易對性產生恐懼、厭惡。父母此時處理不當,很可能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 有的孩子告訴父母,卻不被信任......
  • 有的父母知道真相後選擇忍氣吞聲,默許施暴者的罪行。孩子孤立無援,只能默默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 有的父母甚至會反過來責備孩子,讓孩子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得這是一輩子的汙點,導致親子關係疏遠.....
  • 此外,父母過度自責或互相指責,會使孩子認為自己是家庭矛盾的根源,一個不穩定的家庭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恢復。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避免性侵,父母意識不缺位

為了避免悲劇反覆上演,父母們心中一定要警鐘長鳴,要多留意孩子狀態。孩子在遭遇性侵後,有的不會表達,有的沒有勇氣告訴父母。但父母可以從孩子的異常變化中發現端倪。


孩子性格可出現較大變化,如從安靜內向,變得暴躁易怒;或從活潑好動,變得沉默寡言。孩子還可能突然對某人表現出了害怕和迴避。身體上甚至出現無法解釋的傷痕,生殖器區域會有疼痛、瘀傷。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如果孩子不幸被性侵,父母最應該做的是及時送醫檢查,並幫助孩子消除不良心理。父母要給孩子絕對的關愛和支持,並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不要礙於情面或軟弱沉默,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保證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徹底遠離性侵者。

禽獸高管性侵養女3年,她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孩子3歲以後,父母就要和異性孩子開始逐漸建立相處界限,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隱私部位。父母要告訴孩子,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別人不能看,更不能碰。即使是熟人觸碰,也要果斷說“不”。遇到危險要學會逃脫。平時要鼓勵孩子傾訴,耐心和孩子交流,在孩子心中樹立信任和安全感。只有這樣,孩子在遇到危險後,才會第一時間和父母溝通。

*文章配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參考文獻:

[1]何玲.兒童性侵害與解決對策研究——基於2013-2018年的相關數據[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9,38(02):139-146.

感謝您的點贊、轉發和收藏,想了解更多母嬰知識,可關注公眾號:DrWeek醫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