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几用電腦傷手腕、燈光正下方累眼睛…改造居家環境,辦公效率高

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學習是部分人的常態。但一段時間後有人感到在家工作不容易專注,比在公司更疲勞。為此,臺灣《康健》雜誌撰文建議,改造一下居家辦公環境,能讓人事半功倍。


茶几用電腦傷手腕、燈光正下方累眼睛…改造居家環境,辦公效率高

辦公室的桌椅往往設計成適合長時間工作的尺寸,但在家工作最好不要隨便在茶几、飯桌甚至床上。臺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醫師蔡育霖表示,適當的桌椅高度非常重要,建議桌高72~75釐米,過高導致背部疼痛和圓肩,過低手腕壓力大;椅子高38~55釐米較合適。電腦屏幕與眼睛的距離應至少有一個手臂(約40~75釐米),屏幕頂部略高於眼睛。如果筆記本電腦不夠高,可以用架子、瓶蓋等墊起來。鍵盤應距離桌子邊緣30釐米,留出空間讓手臂休息;高度應讓手肘呈90度角。選擇環境時,最好找光源充足處。若是燈光較少,桌子儘量不要設在燈光下方,容易產生陰影,干擾視覺。桌面儘量選擇深色、粗糙的材質,且不要直接面對或背對窗戶。

除了環境,還可以建立自己的“工作儀式”,幫助進入狀態,如換下睡衣、泡杯咖啡等。此外,在家工作沒有同事聊天,難免忘記休息,可設定個鬧鐘提醒,每1~2小時就休息15分鐘,能讓自己更專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