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认得出你自己吗?

古寺青灯,西风凛冽。弥留之际,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跟前。“徒儿,你照照铜镜,看看里面是什么?”,“我看到了我自己。”小和尚拿起破旧的铜镜,端详了好久回答道。“徒儿,好好认准现在的你。现在认准,以后也认准”。


还认得出你自己吗?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以下简称《寒门状元之死》)的闹剧,刷爆了朋友圈,成功把吴秀波从风口浪尖里解救出来。《寒门状元之死》,短短一两天内怒刷数百万阅读量,然后剧情大反转,因为捏造真相,被各路“正义之士”口诛笔伐。

《寒门状元之死》描述的是一个出身寒门的学子,高考考取了市理科状元。因为家境贫困,在大学时一直不停地打工,养活自己,交学费。大学期间,因为拒绝一富二代的考试作弊的利诱,被对方一群人打了一顿。本科毕业后,放弃了读研,因为查出了有病,妹妹也上高中了,需要他支持学费。工作后,面对一大笔“奖金”的诱惑,他仍然拒绝了公司领导让他做假账的要求。工作第二年,他工作之外还同时打了三份工,就为了给他妹妹攒学费。有人拉他去做一款保健品的微商推销,他死活不肯去,不愿意让妹妹用这么脏的钱长大。数月后,以权健为首的一批保健品公司被查;而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故事情节,在这个三观不断被冲击刷新的时代,显得有点老套。但文章一发布就获得巨大的追捧,个人觉得有以下两点原因:

  • 作者文笔功力了得;
  • 作者自称是真实事件。作为一个名校毕业、刚工作一两年却能老练得游走于商届大佬之间、有姿色的年轻女性,作者在得知高中同学,曾经的寒门状元去世后的情感冲击与心灵叩问,深深得抓住、打动了读者的心。

很快,文章被发现了各种疑点,证明是伪造的故事。毒鸡汤、贩卖焦虑、无底线等批评铺天盖地。公众号运营主体,咪蒙团队不得不公开道歉,表示会永久关停微博。剧情反转之快,造成的轰动之大,令人瞠目咂舌。


还认得出你自己吗?


撇开道德的制高点,文章是一篇很精彩的文章。剧情未反转之前,看完文章的我受到蛮大震撼,但不是被寒门状元的故事,而是被作者的反思:是否真的用力活过,是否活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文章里,作者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才工作一两年、住着月租金一万、善于打扮与应酬、熟练游走于投资人等商圈大佬之间、有姿色的、负责着商业项目的年轻女性。追忆高中的燃情岁月,立下的理想:兢兢业业,堂堂正正,只为苍生说人话;校长的铿锵赠言: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真的用力活过的人。高中同学去世后的班级聚会,从追思已故同学转变成攀比大会,进阿里两年升P7、嫩模待客、创业套现、投资获利,各种“社会精英”炫耀。曾经的热血,变得如何陌生。成功、浮华、焦虑、攀比、欲望,慢慢抹杀了理想、抹杀了真我。

叩问灵魂深处的自己,我们,是否活成了自己希望的模样?对父母亲人、对爱人、对朋友、我们做到了当初最淳朴、最善良的的承诺了吗?


还认得出你自己吗?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牵着哥哥的手,跟着大人去河里抓鱼。爷爷和爸爸抬去又长又重的抽水车,在河上下游筑起水坝,慢慢抽干河里的水。看着逐渐露出的鱼脊,心里那个欢腾,那个跃跃欲试。夕阳西下,提着满满一筐的鱼,在村里人羡慕的眼光中,象个凯旋的将军一样往家里走。奶奶和妈妈煮了一大锅美味的鱼汤,煎了一大盘香喷喷的鱼肉,在二楼的天台上,一边吃晚饭,一边听大人讲着古老的故事,就着凉爽的夜风,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幸福、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一直在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长辈们幸福。

上学后,英语特别的差。初一的英文老师对我是近乎放弃。初二换了位英语老师,却不知何故,对我这特差生特别照顾。每次上课,一定会让我回答问题;每次取得进步,都会大力的表扬我。那一年,我的英语成绩从班里倒数前五逆袭到正数前五;那一年之后,英语成绩在我的学习生涯里都是给我长脸的。一直特别感恩,初二的英语老师,也一直希望,能切切实实的报答老师。

毕业聚餐时,搂着即将各奔东西的同学,操着五音不全的调子,吼完谭咏麟的《朋友》再吼周华健的《朋友》。

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话一辈子

一生情一杯酒

相约着,一定要常联系,一定要常相聚。

工作后,遇到了孩子他妈。两情相悦,情投意合,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紧握着她柔软的手,宣读着婚姻的誓言,心里满是说不尽的喜悦。两年后,一个胖小子呱呱坠地。新生命的诞生,即让人开心,又让人紧张。心里默默念着,要给家庭带来幸福,要给小孩营造一个开心的成长环境。


还认得出你自己吗?


光阴如梭,岁月如剑,曾经的感动、喜悦、承诺与坚持,不知不觉间尘封心底。浮躁的社会、浮躁的自我,化作封印,让镜子里的那个自己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有在某个无眠的静夜,才会想起当初最真挚最淳朴的承诺。

成功、浮华、焦虑、攀比、欲望,如恶魔般,缠绕着、诱惑着、威胁着每个人。直面灵魂最深处的自己,问问,你还是原来的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