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通過頭條興趣認證的。

我昨天過了興趣認證,前後一共用十五天。通過頭條興趣認證需要回答所申請領域的問題,通過四關(四篇文章被評為優質文章)才能獲得本領域的興趣認證。過了興趣認證以後才有機會申請黃V,即優質資源創作者,以及以後的原創作者資格。

我是4月5號開始答題,答了一天,也沒什麼動靜,一關也沒過,就放下了。然後就只是發內容,但由於粉絲少,閱讀量很低,收益也不高,才幾毛錢。在網上看一下,黃V的閱讀量都是十萬百萬+,粉絲至少萬+。要想收益高,粉絲數和閱讀量必須提升,加黃V是必須的。可加黃v的前提要先過興趣認證。當然也可以憑職業資質或社會影響力加V。

所以過了幾天又開始答題過關,這次答了兩天只收到被推上首頁的通知,然而過關還是沒有動靜,四關一關也沒過,便洩氣不答了。又繼續發文章,一天突然收到了系統通知,其中一道題過關,大喜,看到希望又繼續答題,又答一天,居然過了二關。離通過不遠了,可剩最後一關時好幾天不過,就差一哆嗦了,為了以後加V,只能繼續答。每天五道十道,最後衝了三天通關。

我是如何通過頭條興趣認證的。


總的說來雖然從註冊答題到通關用了十五天,但實際用在答題的時間只有五六天,大概答了幾十個問題。說難也不難,不過還是要靠些技巧。

說一下通關心得:

開始答的時侯也不清楚頭條優質的評判標準。後來根據已經過關的數據分析了一下,得出一點心得:

1、問題的選擇

答題要選擇熱門問題,判斷標準就是回答的人多,答的多的說明大家都感興趣,推薦時推薦量會很高,展示量與閱讀量就會很大。

2、文章形式

文章字數要在三五百字,配三到四張圖片。因為初評應該是機器,內容充夠多很容易被推薦上首文,獲得更多閱讀量。

3、文章內容

這個不多說,自己把握,別全抄襲呀。

4、通過標準

這個標準是作者自己分析的,僅做參考

文章閱讀量在一百以上,然後閱讀量與展示量的比例,應該大於10%以上。因為是機器評,所以符合參數就能被評上優質。我有三道題基本符合這個規率,不過最後一關,比例只有8%左右也達到優質。

以上就是過關答題的一點體會,祝各位早日通過。記住要選興趣話題,多答題,過關機會才多。內容要多寫,才會被推薦上首頁讓更多人閱讀。

我是如何通過頭條興趣認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