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莫當不推不動的“陀螺幹部”--人民網評--獨家--觀點--首頁

“切實防止文山會海反彈回潮”“深化治理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只表態不落實、維護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必須大力激發廣大幹部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氣神”……近日,中辦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為基層持續減負,為實幹大膽撐腰,讓廣大基層幹部十分振奮——這既是減負鬆綁,更是加油鼓勁!

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上升,再疊加疫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不小,因此更加需要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優良作風狠抓工作落實,把受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

非常之時,需要幹部以非常之力決戰決勝艱鉅任務。然而,現實中仍有極少數幹部不主動擔當作為,他們遇到問題百般推脫、左躲右閃,甚至臨陣脫逃。其中,有些幹部被群眾形象地稱為“陀螺幹部”或“木偶型”幹部。他們中,有的“拖懶散”“等靠要”思想嚴重,上級責令一次、要求一下,才會“走一步”“動一動”;有的缺乏創新、因循守舊,每天滿足於機械重複地工作;還有的稍遇到問題就按住不動,心想“拖一陣是一陣”……這樣的幹部,自然難以勝任繁重複雜的工作任務。

在一些地方和單位裡,“陀螺幹部”並非個例。細加分析,一些幹部之所以“推一下動一下”,根子出在思想上。他們不願主動作為,習慣於“下命令”“被安排”,缺乏工作主動性創造性;另一些幹部本領不強、能力欠缺,不能適應新環境、新挑戰,乃至於出現“推而不動”的情況;還有一些幹部則是不敢擔當,不願負責,畏首畏尾,什麼都等上面部署,總擔心多幹多出錯。此外,如果一個地方或部門風氣不正,領導幹部不能主動擔當作為,也會傳遞給基層,致使幹部工作動力層層衰減。

無疑,“陀螺幹部”或“木偶型”幹部是地區和部門發展中的“攔路虎”。在當前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環境下,無論是指導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還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絲毫等不起、慢不得,廣大幹部更應快馬加鞭、狠抓落實。一旦凡事“慢幾拍”,甚至推一下才動一下,就會貽誤經濟社會發展良機,也給要辦事的群眾造成諸多不便,累及黨和政府的形象。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近年來,不少地方對不作為、“慢半拍”的幹部和單位進行批評教育、通報曝光等處理,推動解決了“重大項目建設進展緩慢”“民生資金長期在賬上趴窩”等難題。此外,還有的單位探索建立工作定期彙報制度,嚴格執行幹部獎懲機制,讓“陀螺幹部”及時“下”,讓敢擔當、能作為的“干將”“闖將”頂上去,形成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置身新時代,有為才有位。各地要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加大正向激勵力度,持續抓好激勵幹部擔當作為有關具體措施落實。真正讓那些不推不動的“陀螺幹部”徹底失去市場,讓“願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的幹部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