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7個盟友,按戰鬥力來算,該如何排名?

提到二戰反派之時,我們總說德意日三軸心,搞的好像德國就意大利、日本2個盟友似的。其實整個二戰中,德國不但不是隻有2個盟友,綜合的算它足足有7個盟友。

7個盟友分別是日本、意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芬蘭、匈牙利、泰國。從分佈上看,也算得上是“全球開花”,可能這也是一戰叫“歐洲大戰”,二戰才被稱“世界大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小袁就基於自身觀點,按照戰鬥力的形式來算,給德國這7位盟友排下座次。

納粹的7個盟友,按戰鬥力來算,該如何排名?

日本

1945年4月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城,德國高層希望創造屬於自己的莫斯科奇蹟的願望破滅,納粹德國轟然倒塌。而就在德國完蛋之後,它的盟友日本依舊沒有放棄抵抗。

並抵抗了約3個月,8月15日日本才在原子彈的威脅之下,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向盟軍投降。整場二戰堅持的時間比德國好久,說它不是德國盟友中最強的說不過去。

納粹的7個盟友,按戰鬥力來算,該如何排名?

意大利

雖然每當我們提到意大利在二戰之中的表現之時,總是嘲諷它是笑話,試圖重建環太平洋的羅馬帝國,結果在北非被英國按著摩擦。

但是從戰前的工業水平來看,意大利佔到了2.9%,縱觀全球排的上前十。再而論戰場表現,意大利大軍表現的也不差,我們都稱讚隆美爾在北非打的英國屁股尿流。

但是熟不知其背後的後勤,靠的就是意大利的地中海艦隊和空軍,玩命跟號稱世界第一的英國艦隊直接對抗。同時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當蘇聯紅軍反包圍之時,意大利軍隊搶先德軍殺出了重圍。

可見拼命的意大利士兵戰鬥力不弱,再而意大利在軸心國中工業能力僅次德日,排個第2名不冤。

納粹的7個盟友,按戰鬥力來算,該如何排名?

芬蘭

芬蘭雖然只是一個小國,但是他跟蘇聯、德國等國都死磕過,且戰績不俗。1939年蘇聯大軍進攻芬蘭,結果芬蘭僅以傷亡10萬人的代價,打的蘇聯損失37萬人。

1944年9月為了讓蘇聯接受自己和談,芬蘭對“盟友”德國駐紮在自己最北的省份拉普蘭的軍隊發動猛攻,僅憑自己的槍桿子就趕走了德國。如此一來芬蘭是在二戰前後,罕見讓蘇聯、德國都吃虧的國家,所以說它第三名副其實。

納粹的7個盟友,按戰鬥力來算,該如何排名?

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

匈牙利、保加利亞由於是一戰戰敗國,在英法主導的一戰戰後秩序下,失去了大批量的土地,因而出於要回土地參與了德國打破英法秩序的戰鬥。而羅馬尼亞則是本身執政的人安東尼斯庫篤信納粹那一套,被德國以“同好”的姿態邀請加入。

在對蘇聯作戰中,三國均派出了本國精銳作戰,且表現的都不錯,曾在蘇德戰場早期,於戰場上追著蘇聯人打,是德國在蘇德戰場上重要的助力,其中不完全統計僅匈牙利就拿到了3000多枚納粹戰鬥勳章。

泰國

泰國能成為德國的盟友,完全是日本強行扯關係。日本南下東南亞之時,為了防止腹背受敵,對當時半島上的唯一主權國家暹羅(泰國)行威逼利誘政策,將其拉為自己盟友。

盟友的盟友就是盟友的邏輯下,德國在幾乎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多了個盟友泰國。但是這個盟友不怎麼靠譜,戰時各種理由不直接出兵幫日本,再而當美國打到中南半島之時,當即宣佈暹羅(泰國)1942年1月25日對英美宣戰宣言無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