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接上文)(本文是作者原創,自行搬運)

三、重生的哪吒

復仇之神? 至純至淨蓮花身? 三頭六臂的精美木偶?

為什麼說哪吒失去了自我放逐的機會、而代價是“壓制”呢?這還得說到他的前世——那顆靈珠子

再來讀一段《封神演義》的原文:

只見哪吒厲聲叫曰:“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良,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罪?”乃對敖光曰:“我一身非輕,乃靈珠子,是奉玉虛符命,應運下世;我今日剖腹剔腸,剜骨肉還於父母,不累雙親,你們意下如何?如若不肯,我同你齊到靈霄殿見天王,我自有話說。”

根據作者的意圖,自裁之前的哪吒已然知曉了自己的身份,知曉了他來到這人世的任務。文中亦有提到,這一切是他的師傅太乙真人告知他的。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讓我們一起捋一下:哪吒一生下來,他的名字不是由父親取的,而是太乙真人所取。在《封神演義》中,哪吒和師傅的關係甚至超過了親子關係。後來,哪吒毆打準備去告狀的龍王,也是太乙真人的授意,石磯娘娘也是由太乙真人煉成頑石的;不僅哪吒自殺是受到了師傅的暗示,後來他託夢給母親讓他為自己塑造金身、向父親尋仇都是太乙真人的命令;其後,降服哪吒,強制他和父親和平共處,交給李靖剋制哪吒的金塔的人,也是元始天尊的手下。細思恐極啊,這整個故事都是太乙真人和元始天尊他們導演的。

其實,哪吒在失去肉身之後,本還有直接復活的機會。太乙告訴他,這需要母親為他修建一座行宮,受人們的香火。但李靖無意中發現了了哪吒的行宮,摧毀了它,還將哪吒的金身打得粉碎,導致哪吒差點魂飛魄散。所以哪吒借蓮花重生後,直接去向向李靖尋仇。這就是哪吒被有些人稱為“復仇之神”的緣由。李靖哪裡是哪吒的對手?所以,元始天尊又託徒弟給了李靖一件可以剋制哪吒的法寶——金塔。李靖後來也因為這座金塔被封為了“托塔天王”。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殊不知,李靖日日舉著這座金塔,與威嚴無關,只是為了保命。這座金塔,和孫猴子頭上的“金箍”有什麼分別?可見當時的哪吒,並未真正屈服,這只是一場令人扼腕的妥協。在故事的結局,恩怨難平的父子倆成為了工作上的同事。

到這裡我還想囉嗦一下,簡單提提與古代神話分不開的宗教因素,以此進一步解釋哪吒的重生:我們之前曾經提過,哪吒的形象並非起源於中國本土,而是信奉佛教的印度。這從他三頭六臂(開始是八臂,因為還需要兩隻手來合十)的形象、纏繞的紅綾、身上的蓮花都能捕捉到蹤跡。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但是,哪吒只有正式被收編道教神譜,才意味著他真正成了中國神仙。這是極為重要的一關,為的是洗淨他的外國身份。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作者重新塑造哪吒形象時,特意為他安排了自殺的橋段——因為他需要一次重生,不重生就無法擺脫他原來的形象和身世;只有重生了以後,他才能帶著複雜的血統,以神仙的身份成為正統之一。

而且這重生,藉助的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聽起來多麼美好。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可是真的如此美好嗎?太乙將哪吒重塑為“蓮藕人”,使他在伐紂之路上免受尋常的攻擊,立下數不清的功勞,可這些後話,只是俗套的神話故事罷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哪吒已不復當年的血性。“天宮是極樂之地,不放棄靈魂的人去不了。”

多年之後,猴子開始大鬧天宮時,哪吒已經變成了一個臉譜化的、乖乖聽著父親調遣的、永遠長不大的小孩,一個三頭六臂的“殺戮機器”,一個自己曾反對的體制中的一員——這是一個由美到醜的過程。

(上美廠1964版《大鬧天宮》中的哪吒形象)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哪吒鬧海》中哪吒出世與重生時的對比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網遊“鬥戰神”的cg宣傳片非常驚豔,孫猴子在大罵天庭時直言不諱地說:“那些強大的,你們便要讓他淪為玩偶!”這說的就是哪吒。大概是單方面的惺惺相惜吧。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這樣的話:“縱觀中國古代神話,能擔得起離經放縱四個字的,一是大鬧天宮的猴子,一是鬧海屠龍的哪吒。

但稱得上悲劇的,約摸也只有這兩個——一個五行山下壓五百年,揭了封印、戴上金箍無悲無喜,拜佛西天,喚孫悟空;一個削肉還母剔骨還父,塑了蓮身、站上火輪無怨無恨,封神南門,號三太子。

這塵世最擅長的事,大抵就是抹殺疏狂者的落拓、磨平豪縱者的傲骨、斬滅叛世者的孤妄。”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我在豆瓣查找資料時,找到下面幾段話,亦有些動容:

@本來老六:“《致命魔術》裡有這麼句臺詞:'只有小孩才知道那個重新出現的小鳥是另外一隻,那隻小鳥畢竟是死了。' 我瞬間想到的就是哪吒。當哪吒倒在血泊裡,他是自刎的,也就是說他活生生地舉手向天,手被折斷了。縱然蓮花復生,那並不是哪吒。”

@靈珠子:“在我記憶裡的哪吒不是三頭六臂衣著華麗的三太子,而是白衣飄飄手持利劍的那個少年。”

今何在《哪吒傳》的結尾中也表達了類似的惋惜之情:

“哪吒拄槍站立雲端,腳踏烈烈風火,絢麗霞光在他身後流過。他是天地間的美少年,卻面如冷霜,只因他身體裡已不再有熱血流動。他不過是精美的人偶,再不能感知世間炎涼。”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寫到這裡,總覺得有些矛盾:若這一切都是上天的盤算,哪吒自盡乃是受到太乙的暗示,那麼前文中我們推導出來的“獨立意識”還是存在的嗎?他的“割肉還母,拆骨還父”,是與生俱來的逆鱗與反骨,還是本就被決定的命數?

換句話說,重生之前的哪吒,究竟是傲立於天地間的靈魂,還是隻是靈珠子轉世的工具?

我願意相信前者。

對於那些神話人物,我們太在乎他們的神性,卻忽略了他們的人性。我們津津樂道他們的法術特長,卻沒真正在意過他們的身世悲喜。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哪吒是中國神話人物中,最為剛烈的少年。他的偏執和堅定,甚至超過了孫悟空。齊天大聖曾經有許多猴兒小弟相簇擁,而哪吒始終是孤身一人。他能一人上天下海,自然也能一人對峙那電閃雷鳴。

整個“哪吒”的故事,講述了人如何由一個生物個體變化為一個社會的人;和《西遊記》中的隱喻一樣,暗諷了世間萬物無法逆天而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作為棋子犧牲品的哪吒,在引劍自裁的那一刻,才顯得格外悲愴。

@狐狸的阿奇黴素:哪吒是一個失敗的兒童英雄。我們記得他,可能正是因為他的“失敗”之舉——自戕,令他的故事顯得十分特別、萬分錐心。


四、世間再無哪吒

引用一段公眾號“烏鴉電影”的評論:“幸好《哪吒鬧海》上映於1979年,如果它誕生在今天,這麼激烈的主題,我很懷疑它是否能夠過審。”

1999年,在《哪吒鬧海》上映的20年之後,一支名叫“痛苦的信仰”的地下搖滾樂隊成立。他們以“自刎的哪吒”為標識,以此來表達對世俗的反抗、對自由矢志不渝的追求。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曾經曇花一現的哪吒樂隊,也在《鬧海》中唱著:“哪吒只哭過一次,從今後不會再有。”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如今,又是20年過去了。哪吒精神到底留在哪裡?

還記得他的,難道只剩下了在童年時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八零、九零後?

@Xi Tie:儘管作為一個小孩子,也被橫劍自刎那一幕深深打動了。其實孩子們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很多種感情了。

@押沙龍:《哪吒鬧海》帶給我的不是愉悅,而是一種震撼。是啊,哪個小朋友會忘記一身白衣的哪吒在風雨裡拔劍自刎的畫面呢?俊美的少年居然這樣悲壯、這樣無助地自殺。看到這一幕,就像孩童第一次注視到花的凋謝……

@Alunaaaa:才不會告訴你,自刎那個場景成了當時幼小的我心中真男人的樣子。

當然,我們不知道的是:哪吒信仰在臺灣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歷史,全臺灣有哪吒廟四五百座,哪吒信徒與媽祖信徒一樣有五六百萬之眾。

四川宜賓在翠屏山修成了“哪吒行宮”,逢農曆八月初五(哪吒誕辰),舉行“哪吒三太子祭祀大典”,成立宜賓哪吒民俗文化研究會,舉行“哪吒與中國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最近引起熱議的《狗十三》,讓我想起一部叫做《少女哪吒》的電影,導演想表達隱喻的致敬,可惜並不精緻。

看懂《狗十三》的人,都同意“我們在成長中謀殺了原來的自己”這一說法——現實生活裡沒有抗爭成功的孩子,我們都是重生的那個哪吒,不是原來的那個。

哪吒拆解了自己的了肉體,也逐漸抹去了靈魂。就像孫悟空最終在取經途中殺死了六耳獼猴。

俱往矣,然而傳說只是傳說。好在傳說只是傳說。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人們說,最大的英雄主義,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然,這世間,也有一種“主義”,或許只屬於一人,或許已無一息尚存——它是寧可自身毀滅,也不願做出絲毫妥協。

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犧牲。不知為何,我們審視著他,議論著他的不理智和一意孤行,卻又無法不為其感傷。甚至,還有一絲敬佩。

———————————————————————

再回到引出全文的那個問題。當下國內的影視作品,具有如此強大的特效,為何卻塑造不出幾個有血有肉的形象?

就拿哪吒來說,幾年前的那部《封神傳奇》,(不是我對文章有意見)真的是一言難盡……套著經典IP的殼,內裡媚俗空洞,這不是糟蹋和浪費,又是什麼?!

打趣地說,倒是文琪的郭襄扮相歪打正著,讓人看到了一點點這位少年的影子。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吐槽歸吐槽,我們還是要抱有信心。畢竟這些年也出現了《大聖歸來》,《白蛇·緣起》。相信更好的經典IP作品會誕生的。

最後,用一句歌詞來結尾吧:

憂鬱的孩子們別怕,守護著你們的是哪吒。

哪吒三太子,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下)

後記:寫這篇文章時,我還不知道《魔童降世》已在醞釀之中。雖然情節和人物設定都有了很大膽的改變,但它依然蘊涵了一部分哪吒精神——“打破一切是非定義,不信所謂命中註定”;“不被認可的少年,誤解中倔強成長” ;“生而孤獨,從不認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