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產蛋下降綜合徵,有哪些原因?平時怎麼預防

最近不少養殖朋友,諮詢鴨子產蛋下降,今天針對鴨產蛋下降綜合徵,做一個綜合的分析!

鴨產蛋下降綜合徵是由一些傳染性因素、某些營養缺乏因素及某些應激反應引起育成鴨以產蛋下降為特徵的疾病。疫情多見於深秋與冬季,發病急,傳播快,容易造成大區域性流行。主要侵害產蛋階段的蛋鴨、種鴨,初產鴨更易感染,疫情發生時,鴨場區域內其他禽類,如,雞、鴨、鵝也有相關病原的感染。

鴨產蛋下降綜合徵,有哪些原因?平時怎麼預防

1 臨床診斷   

食慾大幅度下降,腫頭,流淚,眼眶周圍羽毛潮溼。下痢,糞便稀薄,呈白色或淡黃色。產蛋急劇下降,產蛋率在2~3天內比原來下降70%~80%,並且持續2~3周,所產蛋軟殼、無殼、殼粗糙,易破裂,或產小蛋等。病理解剖特點是:眼結膜充血,腸道可能有一定程度充血和不明顯的出血,卵巢萎縮,卵子充血變形等。另外,診斷時應注意鑑別由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敗血支原體等感染所致的產蛋下降疾病,及由其他營養缺乏因素和環境應激因素所致的產蛋下降疾病。

鴨產蛋下降綜合徵,有哪些原因?平時怎麼預防

 2 防治措施   

(1)補充營養,鴨子喜歡吃葷,飼料中應增加動物性蛋白原料,並添加多種維生素,以補充營養。  (2)合理飼餵,秋鴨飼餵精料的用量應視產蛋率而定,產蛋率在50%以上,可多添加精料,反之,可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或增加精料中的糠麩類的用量,鴨子不能喂得過肥或過瘦,過肥不產蛋,過瘦產蛋能力下降,要一直使鴨子保持良好體況。  

(3)保持適宜的環境,鴨子生活環境既要有嬉戲的水池,又要有乾燥的活動場所,且水質衛生,秋季蛋鴨代謝旺盛,對環境很敏感,因而不要輕易改變飼料成分,氣溫過高時可延長鴨群洗浴次數,另外,鴨怕吵,容易驚嚇,所以鴨舍要保持安靜,減少噪音的刺激。

鴨產蛋下降綜合徵,有哪些原因?平時怎麼預防

 (4)增加光照,秋季光照不足,影響產蛋,可在鴨舍內設置兩套照明設備,以補充光照。  

(5)制定嚴格的疫苗防疫程序,蛋鴨開產前要注射鴨瘟、禽霍亂、大腸桿菌、鴨疫里氏桿菌等多種疫苗。   

(6)定期對鴨群投餵保健性預防藥物,用以中藥製劑和廣譜抗菌素為主,當蛋鴨群出現發病,要及時查明病因,採取隔離、消毒、治療的辦法。

關注我不迷路,帶你養好家禽,有更多的養殖問題,可以直接點擊頭像私信我,留下聯繫方式,隨時免費諮詢,一次諮詢,終身免費技術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