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致所有沒目標的老鐵,別再隨波逐流了,萬有目標定理了解下

在週二的直播分享課上,我提出一個個人主張: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目標:將自己的盈餘時間和盈餘能力,通過互聯網經濟化。

就是變現!

我認為掌握對的方法,每個人都能通過互聯網實現變現,就像只要是個正常的孩子,都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一樣。

直播結束後,很多人給我反饋:

馬老師,我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總是過著漫無目的的生活……

今天就來說說目標這件事

一、萬有目標定理:每個人都有目標

首先說明:任何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目標,

所以每個人都有目標,這就是我提出的“萬有目標”定理。

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目標,那麼意味著任何選擇對他來說都是等價的。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沒有目標的人幾乎不存在。

那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目標呢?

其實這只是感覺沒有目標。

當一個人擁有一些大眾化的、常規的目標時,這些目標在現有的能力和資源下,很輕鬆就能實現。

這樣的目標幾乎不會引起自己的關注,就有了沒有目標的錯覺。

這種情況專家稱之為“選擇性盲視”。

馬正:致所有沒目標的老鐵,別再隨波逐流了,萬有目標定理瞭解下

二、不是缺少目標,而是目標力

萬有目標告訴我們:人都有自己的目標。

我們缺乏的不是目標,而是目標力。

比如一個胖子,他一定有那麼一刻,試想過通過減肥變成身材標準的瘦子。

但為什麼只有少數人能實現這個目標,多數人只是想想就放棄了呢?

因為這個目標力不足。

目標力就是一個目標的驅動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那如何增強目標力呢?有三個簡單的方法:

1、提升重要度

為什麼多數人沒有減肥成功,因為減肥這件事在潛意識中的重要性總是靠後。

週末是去購物還是去健身房?

先去購物吧,下週再去健身房。

買一份炸雞,還是減肥控制一下飲食?

吃了這次,這是最後一次!

你看,沒有重要度的目標根本沒有存在感。

重要度是決定目標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提升重要度就能提升目標力。

那該如何提升重要度呢?

增加目標的重要性,以此來增加損失成本:比如向親戚朋友許下承諾,我要開始減肥啦!

這樣潛意識的自我,就害怕成為那個言而無信的人,會提升減肥這件事的重要性。

而且當我們強制提升某個目標的重要性時,大腦會優先處理這個目標相關的信息,屏蔽其他不重要的信息。

2、提升關注度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當我們心有所想時,我們會更容易集中精力在其中。

所以主動提升對目標的關注程度,能大大提升目標力。

比如,需要每天覆習的你,將教材和題庫放在隨時能看到的地方。

比如,想要完成寫作稿件,把寫作目標貼在床頭、衛生間和廚房的餐桌旁。

這樣你時刻能看到這些目標,實現這些目標的概率就大大提升。

3、塑造情緒氛圍

當我們處於某種情緒中時,大腦會主動匹配與情緒想呼應的信息。

生氣的時候,看到的都是不順的事情,開心的時候感覺所有事情都很順利。

因此主動營造完成目標所需要的情緒,也能提升目標力。

比如大戰之前營造必勝的信心和情緒,

比如去圖書館和咖啡店更容易靜下心來寫作;跑步之前先散步5分鐘,走著走著就跑起來了。

通過提升重要度、關注度和塑造情緒氛圍就能很好的提升目標力,但有時候很難從這三個正面入手,這時候從反面思考就簡單許多,具體的可以簡單自問三個問題:

1、當前最重要的事是什麼?現在做的事情能實現這個目標嗎?不能的話暫時先放一邊。

2、當下的情緒和想法有利於關鍵目標的實現嗎?如果不能就理智一些吧。

3、當下精力所在是在關鍵目標上嗎?如果不是,重新把精力集中在關鍵點上吧。

三、警惕自己的負面假設

事實上,只提升目標力是不夠的,有些目標在頭腦中閃過的一瞬間,就被大腦否定了。

這樣的目標直接胎死腹中,關鍵原因是大腦中的負面假設。

負面假設是我們大腦中的一種負面的價值觀偏誤,比如農村孩子沒必要上大學,畢業的人就沒必要在學習…….

這些價值觀偏誤會把與之相沖突的所有目標直接幹掉!

那該怎麼辦呢?

你需要特別留意自己的負面假設,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小心自己的絕對性用語。

當發現自己在思考或談論眼前的人或事物時,用了強烈的、絕對的字眼,一定要及時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

因為,理論上說任何絕對性的想法都有偏誤,每個人的認知也都有侷限性。

當發現自己用了某個絕對性的詞語後,要及時審視自己的假設,簡單的做法就是思考4個問題:

1、是否對這件事有負面的假設?

2、我會通過哪些信息來驗證這個負面假設?

3、哪些信息能證明這個假設是錯誤的?

4、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比如這兩天很火的羅志祥,瞭解真相的我第一時間蹦出一句:

娛樂圈全都是些渣男!

這個“全都是”就是一個絕對性的詞語,需要審視:

1、關於娛樂圈的男人是否有負面性的假設?

有,認為娛樂圈的男人都是渣男。

2、我會通過哪些信息驗證自己的這個負面假設呢?

冠希、吳秀波、文章、林更新......

3、哪些信息能證明這個假設的錯誤呢?

發哥、梁家輝、劉青雲、陳小春、張學友、張衛健…..

4、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渣男和娛樂圈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哪個圈子都有渣男,只是娛樂圈的這些渣男天生帶流量,更容易被議論和傳播而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是多數人的目標平淡無奇,不足以被自己所關注。

有些目標無法實現是因為目標力不足,導致目標很快流產,可以通過提升重要度、關注度和塑造情緒氛圍來提升目標力。

還有些目標則直接胎死腹中,主要原因之一是自己的負面假設,需要留意自己的價值觀偏誤,更理性的、正面的面對目標。

我主張:每個人都應該過有目標的人生。

四、福利

知識在於傳播,想更科學制定目標的老鐵,私信:“目標力”,我給你推薦本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