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殲11技術還停留在40年前?事實並不簡單,我們的選擇很多

近日有美國軍事專家刊文稱,中國現役殲11戰鬥機雖然外形和蘇俄蘇27戰鬥機相似,但整體不如蘇俄蘇27戰鬥機,和現今主流後期型三代機相比更是落後很多。而從現役國產殲11系列戰鬥機的配置來看,美國軍事專家的說法雖然有一些道理,比如性能不及現今主流後期三代機,但也難免偏頗,說殲11不如蘇俄蘇27戰鬥機就完全是胡扯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殲11系列戰鬥機已經不是中國現役頂尖戰鬥機,中國不是沒有能力改進完善殲11系列戰鬥機,而是不想再浪費時間和金錢去改進發展,因為中國已經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完全沒必要再糾結殲11的性能。

美媒:殲11技術還停留在40年前?事實並不簡單,我們的選擇很多

(美國軍事專家最近刊文稱,中國殲11戰鬥機還是使用的40年前的技術,整體還不如蘇27)

殲11戰鬥機性能確實不足,但是也不至於低於蘇27

殲11系列戰鬥機在中國的發展應用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應急採購應用的原版蘇俄蘇27戰鬥機。這個時期中國應用的原版蘇27確實存在很多問題,該機幾乎繼承了前蘇聯蘇27戰鬥機所有的缺陷,比如航電系統性能。實際上中國使用者在當時也對該機的一些設計和性能非常不認可,但是在當時的特殊時期,對於中國的國家安全來說,蘇27還是發揮了很大作用。在隨後沒多久,中國就開啟中國版蘇27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殲11A。

美媒:殲11技術還停留在40年前?事實並不簡單,我們的選擇很多

(中國最初生產的殲11A型使用的是蘇27戰鬥機的原版設計和零部件)

為了在國產三代機服役之前儘快大批量換裝三代戰鬥機,中國在世紀之交之際和俄羅斯達成協議,以蘇俄蘇27戰鬥機為基礎逆向發展中國版蘇27,也就是殲11A型。由於此前並未獨立研發過重型三代機的原因,殲11A戰鬥機幾乎完全使用俄羅斯提供的組件生產,包括最重要的發動機、雷達系統和武器配置。殲11A只能使用俄羅斯武器系統,包括空對空導彈。而這個階段的殲11,相比於蘇俄原版蘇27戰鬥機,在技術上提升幅度並不是很大,蘇俄蘇27戰鬥機配備的性能比較糟糕的早期型R27中遠程空對空導彈也是中國殲11A的標準配置。在此後,中國迅速開始研發殲11B型。

美媒:殲11技術還停留在40年前?事實並不簡單,我們的選擇很多

(最新的殲11B有很大改進,包括機體制造和發動機都已使用國產產品,雷達系統也進行了升級,該機能夠使用國產武器)

和前文提到的美國軍事專家的一些說辭一樣,中國殲11B早期階段確實受一些問題困擾,比如當時國產的渦扇10發動機的問題就困擾了殲11B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相比於蘇俄原版蘇27和殲11A,殲11B的改進幅度還是比較大的,單是通過換裝雷達和航電系統支撐國產武器系統使用一項,就大幅提升了殲11B的性能,超過了蘇俄原版蘇27戰鬥機。殲11B幾乎完全使用國產組件,替換了俄製部件,包括早就被中國客戶嫌棄的蘇27原版雷達。中國武器系統的使用,尤其是國產中遠距離空對空導彈的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蘇俄蘇27戰鬥機和殲11A戰鬥機的一些問題。而和早期的殲11A和蘇俄原版蘇27戰鬥機系統相比,殲11B的性能是有很大提升的,說殲11B不如蘇俄蘇27戰鬥機,明顯不客觀。

美媒:殲11技術還停留在40年前?事實並不簡單,我們的選擇很多

(殲11B性能確實有所落後,和最新的殲16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只不過,和現今世界主流的後期型三代機相比,最新的殲11B其實也落後很多。該機在解決了發動機的問題之後並未再進行更大幅度的改進,已經在我國國產戰機身上普遍應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和新一代航電系統,也並沒有出現在殲11B身上。但是,這個問題的原因,絕非我國做不到,而是我們不再需要。

實際上國內企業也並非沒有考慮過繼續改進殲11的問題,在幾年前國內企業還推出過大幅改進的殲11D型,殲11D一些設計已經基本達到國際上三代半戰鬥機的水平。但是,中國空軍對該機似乎並沒有興趣,殲11D的發展現狀也一直是個謎,很大的可能是殲11D項目已經暫停或者取消,而中國如此做法的唯一理由就是,我們不再需要改進殲11。

美媒:殲11技術還停留在40年前?事實並不簡單,我們的選擇很多

(中國航空產業不是沒有能力改進殲11,是不需要,殲11D項目很可能就會被殲16替代)

和上世紀九十年代相比,今天的中國航空工業實力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實際列裝重型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在重型隱身戰鬥機之外,中國最新的殲10C和殲16戰鬥機的性能也都達到國際標準的三代半水平,尤其是殲16多用途戰鬥機,該機的制空能力僅次於殲20,遠超殲11B,對地對海打擊能力也非常強悍。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實際上就沒有再改進完善殲11系列戰鬥機的必要,殲11系列戰鬥機再怎麼改進,其制空作戰性能也不會高於殲20,甚至不一定高於殲16。而在殲20和殲16都已經成熟並大批量列裝換裝的背景下,殲11B其實已經處於半淘汰狀態,何須再計較他的性能問題,再花費金錢和精力改進明顯沒有必要。(CM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