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財,該不該退

近日,甘肅工頭張師傅把10個工友的1萬元路費通過微信錯轉給了陌生網友,找網友退錢卻遭遇拒退。面對此事,張師傅百感交集,此事已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意外之財,該不該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法不一。

獲意外之財,失主找來,你退不退。捫心自問,不論錢財是多是少都該退,以成全自己的拾金不昧。

意外之財,該不該退

12月28日下午3時20分,工頭張師傅開始發放路費,他在手機裡添加上工友王芳的微信號轉賬1萬元,“這是10個人的路費,王芳是四川通江縣的,和她一起來做鋼筋工的還有10個人,他們一塊兒總共11人,我就想著這錢給一個人轉過去,他們自己分。”結果,張師傅把錢轉過去後,為了確保萬一,便打電話問王芳收到沒有?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張師傅仔細核對了微信號,才發現添加的微信號不是王芳的。焦急萬分的張師傅給轉賬的陌生網友留言:說這是發給10個工人的路費,希望能退還,對方從最初的不搭理,一直到當晚9時26分收錢後拉黑了張師傅。面對陌生網友的這個舉動,張師傅十分著急,卻一時沒能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工頭張師傅在處理工友的路費上,應該齊頭並進,兩手一起抓:一是繼續想辦法找陌生網友退還意外之財;二是把該付工友的路費先付上,讓工友安心回家,讓他們明年對自己的工作有個奔頭,讓工頭的信譽得以保存。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工頭要想幹好事業,這是為今之計首要處理的第一要務。

意外之財,該不該退

對於工頭的粗心大意,要及時想辦法找回損失,留言喊話不成,可找公安機關與執法部門協助解決,也可找輿論出頭,相信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而不該收錢的陌生網友,錯收別人的錢,不退回反而拉黑,不講道德,是可忍,孰不可忍,該你拿的你拿,不該你拿的拿了有風險。更何況還有執法機關、網絡輿論來修理你等不道德之人,到那時,壞了名聲不說,更多的損失將無法彌補,勸告犯錯的陌生網友及時懸涯勒馬,把不義之財退回失主,挽救自己最後的良知。反之,如果惹惱失主,到時獲不義之財的陌生網友信息曝光、身份曝光,你身邊的朋友、親人知道此事,對你產生不一樣的看法,使你的形象受損,到時即使“亡羊補牢”,也會“為時已晚”,令自身的顏面無存不說,更是難在朋友圈立足,勸其還是不要自食苦果為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你的得之,不是你的退回,這才是最睿智的做法。

什麼是該拿的?靠你的勤勞,獲得的勞動報酬是該拿的;別人送給你的東西,是該拿的;合法的收入,是該拿的;而你沒有勞動,是不該有報酬的;未經過他人同意,獲得的東西,是不該拿的;不合法的收入,是不該拿的。弄清楚了該不該拿的界限,在處理該不該拿的問題時,就會明瞭許多。

意外之財,該不該退

對於意外之財,不同人有不同的做法,但究其根由,還應是“拾金不昧”,方顯其人品可貴。在這裡,除了給獲意外之財之人忠告:正當的意外之財,可以自己留下,不正當的意外之財,還是讓其迴歸正道,這是最明智的做法;同時,也要給那些做事粗心大意之人忠告:做事之前,先溝通,先核對,沒有問題,再做出決策,以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也能免去了不必要的麻煩。

到目前為止,工頭張師傅的錢財還沒有追回,陌生網友的底細還沒有完全被揭開,該事件的發展方向,是好是壞,我們需要繼續追蹤線索。相信,正義最終戰勝即將泯滅的良知,工頭張師傅的錢財被退回,以獲得圓滿的結局。具體的發展態勢,需要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