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大唐疆土!帶你瞭解張議潮和歸義軍的崛起歷程

敦煌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望龍庭,麟臺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情懇難申吐。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菩薩蠻·敦煌古往出神將》

上面這首詞說的是晚唐時期一員大將征戰西域,使“河西遺黎之得重睹漢官威儀”,但是這樣卓著燦爛的功勳,卻在唐朝正經史書《新唐書》、《舊唐書》均未為其立傳,只有點言片語不足以後人一度風華,直到近代敦煌出土一部分遺文石刻,才讓我們後人認識到這位被刻在敦煌莫高窟156窟中的縱馬過橋紅袍將軍。那麼他有怎樣的故事呢?


還我大唐疆土!帶你瞭解張議潮和歸義軍的崛起歷程

他叫張議潮,字號不詳,經考證應該是沙州敦煌神沙鄉人。他的父親張謙逸生活的沙州當時被吐蕃統治,雖然張氏世代是沙州豪門,是當地實力派的豪強。但其顯赫的家族地位並沒有為張氏家族帶來平安。因為和以後的女真、契丹等少數民族的政權不同,這吐蕃政權根本就沒考慮過為了維護統治而去聯合籠絡當地的漢族大戶,也沒有打算讓他們參與政治。所以當地得地主要忍受吐蕃貴族的欺負和蹂躪。

張議潮懂事後,親眼目睹自己的家鄉被吐蕃人佔據欺辱,更對大唐故國心馳神往,於是立志要驅逐蠻夷,恢復疆土。所以他自幼就刻苦學習兵法武藝。而且以自己的家產為軍資來秘密招募訓練義軍,他韜光養晦伺機而動,等待著一個機會。

回到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這場浩劫給唐朝廷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為了鎮壓起義軍,朝廷調西北地方軍隊向東而去,用以支援。

而崛起於青藏高原的吐蕃趁著大唐西北地區空虛,悄然北上,乘亂攻佔河西、隴右,甚至一度佔領了長安。吐蕃建中二年攻陷沙州。


還我大唐疆土!帶你瞭解張議潮和歸義軍的崛起歷程

當時吐蕃在西方戰線與大食(阿拉伯帝國)對打,北方與回鶻頡頏,統治絲綢之路,東與大唐幹架。786年,作為西北重鎮的敦煌,最終無法抵抗落於吐蕃手裡。

陷落後的河西人民慘遭吐蕃蹂躪,不僅丁壯淪為奴,為之放牧種田;“羸老者鹹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日夜思歸唐朝。

在開成年間(公元836年—840年),據說有唐使者去西域,在途中“見甘、涼、瓜、沙等州城邑如故,陷蕃之人見唐使者旌節,夾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其人皆天寶中陷吐蕃者子孫,其語言小訛,而衣服未改”。可見即使幾十年過去,可當地人民仍念念不忘著故國唐朝。

這種局勢一直持續到五十多年以後,公元842年,吐蕃災荒連年,且發生內亂,贊普達磨被暗殺,吐蕃內部的兩派勢力尚婢婢和論恐熱為了爭權奪利相互廝殺,一時之間大亂,導致吐蕃勢力衰落。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對於張議潮來說就是“風雲”,他這個“金鱗”,即將化而為龍。

其實張議潮早就對吐蕃內部情況有所瞭解,在韜光養晦的二十多年裡,他親自去過邏些(今拉薩)調查情況,他知“吐蕃之運盡,誓在歸國”,所以他暗中結交豪俊,密謀歸唐。

公元848年,已近天命的張議潮決定玩一把大的,他看到吐蕃內亂認為時機成熟,於是發動起義,史籍記載:“眾擐甲噪州門,漢人皆助之,虜守者驚走,遂攝州事”。張議潮等人率眾把吐蕃的守將驅逐,迅速光復沙州,然後派使者赴京師告捷。

雖然使者一路頗為辛苦,但輾轉半年還是把消息送到,另一邊的張議潮勢如破竹,先後收復了伊州、西州、鄯州、甘州、瓜州、肅州、蘭州、岷州、河州、廓州等十州。公元849年八月,張議潮派其兄張議潭和李明達、李明振,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一同入朝告捷,並且獻瓜、沙等十一州的圖籍。至此,除了涼州外,曾經陷於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區終於復歸唐朝。

朝廷作為回應,把新收復的瓜州,伊州等地取了一個嘹亮的名字“歸義軍”,並讓張議潮當兼領涼州節度,他一邊建設內政,一邊與吐蕃殘餘勢力抗衡,總算佔了一席之地。

如果換個人,他可能就該謀劃著稱王了,畢竟大唐看樣子也不行了,涼州地處偏遠稱個王還是可以的。但事實證明,他不是充滿野性的梟雄,而是心中充滿忠誠和報國之心的大將

沙州北約一千里遠的伊州城西,納職縣聚集著一些回鶻及吐蕃殘部,他們頻頻劫掠伊州俘虜人民,搶奪牲畜,鬧得人民無寧日。為了解除這威脅,公元856年六月,張議潮親率士兵,進擊了回鶻部族。兵行不過10日到了納職附近。而回鶻一時無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張議潮指揮大軍從四面圍攻,自己也奮勇衝殺,“不過五十里之間,煞(殺)戮橫屍遍野”,回鶻被大敗,這次戰役張議潮大勝,且收奪駝馬之類一萬頭,得意凱旋而歸。

在張議潮收復瓜、沙十一州和涼州後,那從長安經蕭關往西北的道路完全打通。而經張議潮的經營,河西地區的局勢已經穩定,而且生產也得到了發展。公元867年二月,張議潮入覲長安,朝廷任命他為右神武統軍,且賜給田地於宣陽坊賜第一區。還晉升為了司徒。


還我大唐疆土!帶你瞭解張議潮和歸義軍的崛起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