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榮光 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

在疫情席捲全球,列強覬覦環伺的多事之秋,具有五千年文明延續不絕華夏民族,再次面臨外患之憂。但是,歷經磨礪的以大漢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氣仍在,誰也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在此,藉助一篇網文部分內容組織一文,以重溫我大漢榮光。

一、漢族簡史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到20世紀末人口已達12億左右,是中國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漢族主要分佈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以及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在漢代,華夏族與周圍的少數民族融合成新民族,從此,這個民族沒再有大的演變只是吞併融合了一些小族。漢朝是漢族形成的時代,因此以國名為族名。

漢朝不僅經歷時間長(西漢、東漢的歷史加起來長達500多年),而且空前強盛。漢武帝派兵橫掃漠北,沉重打擊了匈奴的勢力。

後來匈奴分裂,北匈奴被迫西遷,南匈奴則向漢朝臣服,此後漢民族一連幾百年都沒有遭到外族較大的襲擾。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民族驕傲的朝代,另一個朝代是唐朝,所以我們用“漢唐”來借代漢族的強盛時期,自稱“漢人”、“漢族”,而海外僑胞則自稱“唐人”,道理是一樣的。漢人是因為我們的第一個強大時期出現在“西漢”。

二、臥薪嚐膽漢成強族

幾乎在秦王掃六合的同時,匈奴的傑出領袖冒頓單于率領部族擊敗強大的東胡和月氏,使弱小的匈奴成為大漠的王者,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匈奴這兩個字成為中原農業帝國的夢魘。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挾楚漢爭勝之餘威,率32萬步兵征討騷擾長城一線的匈奴,結果到了白登山,匈奴40萬精銳騎兵一夜之間將漢軍團團包圍,面對如狼似虎的匈奴騎兵,漢開啟了養精蓄銳的戰略,先是採用和親政策換得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這種和親政策畢竟不是平等條件下形成的,忍氣吞聲維持了70年,其間匈奴年年小犯,時有大犯,但基於實力懸殊,漢朝一直忍而不發,暗地做軍事準備,開展全民養馬,逐步實現漢軍由步向騎轉化。

到文景末期,漢朝元氣大增,軍事準備已見成效,國庫充盈,家家有馬,人人善騎,漢朝等待了70年的時機終於來到了。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寇上谷、漁陽一線,漢車騎將軍衛青率漢騎數萬出雲中,擊殺匈奴數千,收復河套地區,設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

此為第一次漢徵匈奴,屬試探性質,匈奴未受重大打擊,不久又以數萬騎入寇代郡,殺太守。元朔五年、六年,衛青連率大軍出塞,頗有斬獲,匈奴逐漸意識到今日之漢已非過去的弱漢了。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年僅19歲的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里與匈奴主力遭遇,鐵騎互衝,白刃相接,匈奴大敗,漢斬虜首一萬八千。

同年夏,霍再率數萬鐵騎攻祁連,殺無數,俘三萬,得匈奴王祭天金人。

這兩仗打下來,匈奴才算開始真正吃到漢軍的苦頭。於是破天荒地,匈奴休屠王和渾邪王率四萬部屬來降。

及至兩軍相會,休屠王見漢軍軍容強健,生怕降後受戮,開始反悔,渾邪王不允,二王相爭,匈奴陣中頓起騷亂,霍去病當機立斷,率千餘精銳直撲匈奴陣中,當場格殺休屠王及二心者數千人,餘者皆降。

此戰之後,漢在新收之地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金城、河西並南山(祁連山)至鹽澤(羅布泊),空無匈奴”。

三、大漢軍功,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元狩四年(前119年),大漢鐵騎兵分兩路,由衛青和霍去病分別率領,東西並進,橫渡大漠。

衛青一路過大漠千里,在今外蒙古中北部與匈奴大單于直屬主力部隊相遇。

漢軍憑藉驚人戰術和膽識,一戰成名,匈奴被斬首級一萬九千級,大單于僅率百騎遠遁,連大印和夫人都沒顧上帶。

霍去病一路更是顯赫。其軍入匈奴境兩千餘里,與匈奴左賢王戰,斬首七萬餘,然後乘勝追殺,一直到大漠極北的狼居胥山(今外蒙北端),數日不見匈奴蹤跡而返。

此戰之後,匈奴膽寒,幾年後趙破奴率大軍再出塞竟然出現了千里不見匈奴蹤跡的怪事。

至此,漢之天威四海遠揚,元封元年,漢武帝親率鐵騎十八萬出塞,在單于臺駐紮,晝則旌旗千里,夜則篝火如星,軍威赫赫,匈奴竟不敢戰。

漢武帝乾脆派使節去大單于那兒送戰書,叫他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降,莫要不戰不降,在極北之地受罪。單于大怒,但怒歸怒,打還是不敢打,最後只好灰溜溜地遷到貝加爾湖“受罪” 去了。

漢武登單于臺標誌著漢之天威的鼎盛之時,從這時起數百年間,中國周邊再也沒有能與中國抗衡的力量,總體和平,在強有力的武裝和打擊的保證之下,終於來到神州大地。

對匈奴之戰是漢代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也是最具重要意義的戰爭。

在同時代,還有漢徵大宛,漢徵南越等一系列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持久的和平和絲綢之路的開通。

而漢朝子民也可以自豪地對無法無天的外族宣稱“俺是大漢子民,俺是漢人!”(潛臺詞,看你敢不敢動我,別忘了俺陳都尉說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用鐵與血告訴強權,我們是漢人,漢人不可辱!今天,我們將會用什麼告訴又一個強權,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不可辱!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