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家庭中的作用

之前出門,無意間聽見兩個女人聊天,其中一個說,男人回家少,孩子一天天也見不到他人影,全是她在帶,一天焦頭爛額鬧死心了,最後她說“少於12個小時,就不該讓孩子管他叫爸爸。”

我無意偷聽他們的對話,不過身為父親,這個話題卻引起了我的興趣和思考。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境下,才會引發一個母親發出這樣的感慨和抱怨呢?

那一定是“日積月累”的情感爆發,那一定是忍受了太長時間的“忽視”,那一定是在女人逐漸堆積起來的“不滿和失望”情緒的總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嘛”!

不過,稍加想想也很容易理解,現代社會中多數女人不僅需要操持家務,而且也得養家賺錢、出外打拼。

賺錢已經不單單是男人的問題了,而家庭關係中卻總有讓人無法置身事外的時刻,尤其是一個女人,無論是親子關係還是“稱為千年難題”的婆媳關係,女人都是處於風眼的,很難不讓人心力憔悴,時常處於崩潰的邊緣。

而這個時候,家裡的“頂樑柱”又不在,缺少了另一個人的分擔、理解和支撐,出現情緒上的波動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抱怨終究是抱怨,並不能沒看出男人在家庭中的作用就從此讓一個孩子沒有父親吧?哪怕男人真遂了女人的心意,就不要這個孩子了,女人怕也是不能同意的吧!

那男人在家庭中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我深深地認為,男人首當其衝的作用就是連接。他起到一個潤滑劑的作用,連接兩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女人,兩個生命中很重要的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妻子,一個是他的媽,讓一個家庭可以維持他的完整性。

其次呢是調解的作用。無論是親子還是婆媳,就如同牙和舌一樣,難免有碰撞、衝突的時候,這個時候有第三個兩邊都能說上話的人比較好。

再次呢我想就是引導的作用了。他可以引導孩子前行,可以給予方向,賜予力量,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燈塔一樣,倒不是說男人一定要多厲害,非得拔得頭籌不可,世界的行業和可能可是很多的,我們不可能什麼都做的很優秀,但至少在孩子的眼裡,父親就是一座山。

最後呢我感覺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擔責。男人的成熟在於承擔起他這個年齡的責任。古語有“子不教父之過”的話,這句話就很好的說明了擔責的一點。

“子不教父之過”,可父又能教子幾回?陪伴時間長的是母親,教東西多的是母親,一起玩鬧的還有朋友,可子要是沒教好就應該算在父的頭上,誰讓你是一家“之主呢”,是“頂樑柱”呢,是孩子的方向呢?一切細小的錯誤可以忽略,重大的錯誤那就是方向錯了。

誰讓父的“個頭高”呢,你不頂著誰頂著,這也是母親可以更好於子相處的一個因素,不用擔責了。

所謂責任,大概就是能夠承受一些沒有邏輯沒有道理,突然發生狀況的心態吧,不僅能坦然受之,還可以想出應對之策來。

而“父”的形象在我看來,全賴女人的塑造。女人如何塑造男人的形象,他在小孩兒心理就是怎樣的人,要知道“枕邊風”可是很厲害的啊!

抱怨雖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也並非全無作用,至少心情得到了舒緩,我相信她回家之後,還會一如既往般的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