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何以出現職業倦怠?教師的奮鬥感從何而來

《做一名有奮鬥感的教師》一文,給了我們教師九條真誠建議:

一是做自尊自信的教師,二是做富有勇氣的教師,三是做踏地而行的教師,四是做沒有藉口的教師,五是做遠離安逸的教師,六是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師,七是做永不放棄的教師,八是做超越失敗的教師,九是做挑戰自我的教師。文章論述有理有據,為現今已出現職業倦怠的教師指明瞭方向。我想不只是教師,但凡做事業之人具有以上九種品質,都將會是一個成功者。而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教師何以出現職業倦怠?教師從工作始就沒有奮鬥感,還是之後遺失了奮鬥感?更需要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廣大教師們的深入思考。

教師何以出現職業倦怠?教師的奮鬥感從何而來


目標缺失是讓教師丟失奮鬥感的首要因素。相信曾經年少的我們,如春般的朝氣蓬勃,我們鬥志昂揚,曾夢想著在三尺講臺綻放異彩,以贏得桃李滿天下。為此,我們追求過、奮鬥過。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贏得了讚譽,得到過眾人的肯定,也已有了桃李芬芳。或許並不是桃李滿園,但畢竟也算是目標實現。然而,就這樣歲月悄悄帶走了我們稚嫩的容顏,也在不知不覺中消磨了我們的年少時的鬥志。我們為曾經的成績而停滯,我們因曾經滄海而難為水。夢想遠逝,或許剩下的就是盡職,更或許是得過且過。由此,奮鬥感就在我們身邊悄然離去。我們便有了如文中的“藉口”,甚至於一些年輕教師也學著“藉口”;我們便有了文中的求安逸,逐漸變成瀕臨絕境的“熊貓”。

教師何以出現職業倦怠?教師的奮鬥感從何而來

目標缺失,鬥志消磨,人就會不知所措。有日和尚撞日鍾,彷徨迷茫,徘徊倒退。這不經讓我想起西楚霸王項羽,項羽的爺爺是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大將王翦所殺,楚國潰敗滅亡。年僅十歲的項羽便立志圖秦,揹負家仇國恨的他隨叔叔項梁隱居吳中,幾經遭折起義反秦,後來痛失叔叔更失兵權,終殺宋義破釜沉舟贏鉅鹿,百二秦關終屬楚。然而就這樣一個英雄項羽,實現圖秦之目標後,竟然不知所措,把大好江山拱手讓出,更讓歷史倒退回諸侯紛爭,民不聊生。讀史可以明智,雖我們沒有項羽之英武,但對我們的人生也不無啟迪:目標的缺失將讓人喪失激情與鬥志,使人茫然而停滯,生活也就失去了其固有的意義,甚至倒退頹廢。給自己一個目標吧,如文中所說的“挑戰自我”,我們將燃起年少的夢,我們將活力四射,我們的生活也將因此更有味道。

再其次,我覺得一個好的團隊,有積極向上、和諧包容氛圍的團隊,是使教師擁有奮鬥感的重要條件。人是社會的人,是集體的人。不能獨立於社會、集體而存在。人要具有奮鬥感,必須有具有奮鬥感的集體。固然有“出淤泥而不染”者,有舉世皆濁而獨清者,但畢竟少之又少,而且歲月也會慢慢消磨未豐滿的羽翼。所以要有奮鬥感的個人,必須要有為共同目標奮鬥的和諧團隊。作為學校,小至備課組,大至年級組,都應打造一種積極上進、務實進取的集體。挖掘中堅力量,營造“奮鬥”氛圍,以點帶面,逐步形成有奮鬥感的集體。

教師何以出現職業倦怠?教師的奮鬥感從何而來

沒有英雄的個人,只有偉大的集體。作為教師我們不應醉心於往日的輝煌,更不應“孤芳自賞”,正如冰心的小詩:“牆角的花/當你孤芳自賞時/世界便小了。”由此,打造一個有奮鬥感的集體,必須靠每一個人的努力。還說項羽吧,力拔山兮氣蓋世,可謂英雄勇武。就是自恃英雄,孤芳自賞,韓信離開了他,原本可留身邊的張良也逃離了他。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以英雄的個人馳騁疆場,終痛失天下。而漢中王劉邦打造的是一個偉大的團隊,正是這個偉大的團隊讓張良迴歸,使韓信拜服,這兩人更成了這個團隊的核心,幫助劉邦成為楚漢之爭的勝利者。回首看歷史,集體的影響力有多大,集體的力量更是無窮。一個讓人有歸屬感並具有奮鬥感的團隊,將會帶出一群有奮鬥感的成員。當我們融入到這樣一個團隊裡,自然而然就會隨著大流,燃起我們固有的奮鬥感,點亮原有的心燈,併為團隊的共同信念奮勇向前。

楚河漢界,眾說紛紜。人生百味,激情至上。我們毋需駐足觀望,毋需徘徊迷茫,拾起自尊自信,踏地而行,遠離安逸,永不放棄,挑戰自我,做一名有奮鬥感的教師,過有意義的每一天,成就無憾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