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給孩子們上一堂死亡教育了


是時候給孩子們上一堂死亡教育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醫院走一遭

上午我去醫院做了頸椎、頭部兩個部位的醫院走一遭

上午我去醫院做了頸椎、頭部兩個部位的核磁共振。

醫院這個地方,大家都很排斥、恐懼,但是有個好處,走一遭以後也會讓你,好一陣子認真面對生活。

醫生說兩個部位的檢查需要半小時,孤獨的躺在冰冷的監察室,內心淒涼五味雜陳。

我問:會頭暈嗎?醫生說:不會,只有噪音,帶好耳塞,拿著這個小球,不舒服就按一下。

是時候給孩子們上一堂死亡教育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檢查室會想些什麼

醫生安排好就出去了,不由自主又開始想起忘年交,她生病治療那一年, 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核磁,她說走進檢查室就會害怕、緊張……

那時候我總鼓勵她要堅強。當我自己躺在了同樣的地方,才真正的明白她的感受。

半小時呢,我不能總是這麼悲觀的態度面對啊。聽著機器傳來的聲音,我告訴自己不如跟著聲音去冥想吧。

你說對了,並不能…我好像很怕死,父母還未盡孝,我的那些孩子們還需要我,生命太多太多美好的事物,我還未享受,如果檢查結果不樂觀,我該怎麼辦?

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

是時候給孩子們上一堂死亡教育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說死亡教育

想起忘年交匆匆的離去,好多話未講,摯愛的兩個女兒不在身邊。對生命不捨、對孩子的思念、對我們留戀的眼神、至今在我眼前。

作為一個缺乏死亡教育的民族,我們特別避諱談死。不能以真實的態度面對摯親的離去,很多時候是由於自私。

親人在對待那些病重、瀕死的人時,會把說謊當作善意,永遠在騙他們:你會好的、不要緊、沒事的。這樣做,雖然出於善意,卻像逼一個沒來得及複習的人,上考場。

最終一定會錯失很多重要的時刻,甚至悔恨終生。因為她們失去了享受人生最後時光的機會。

她一直規劃康復以後做什麼。如果知道自己有極大的可能不會康復,我相信她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度過那幾個月。

她會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她會嘗一口,她一輩子都不願意嘗試的水果;她會回憶過去的時光;她會告訴我,在沒有她的日子,我應該怎樣活著。

然而,因為懦弱與偽善,這一切成了空白。

對我們而言,必定要在無盡的悔恨裡,不斷猜測她們真正想做的事、真正想說的話。可惜永遠找不到答案……

是時候給孩子們上一堂死亡教育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也許可以有另一種再見

前些日子,阿姨的媽媽去世了,她是拉著阿姨的手幸福的回家了,或者說踏上了另一個旅途。

醫生要求給姥姥手術,姥姥說:腦子裡的瘤子跟了我多年,這個年齡了我不想折騰了。

姥姥“回家”的時候拉著阿姨的手說:我這輩子啊,城裡住過,鄉下呆過,你的父親是醫生,一輩子我也跟著受人尊敬。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該享過的福都享過了,沒什麼可遺憾的……

說完以後,拉著阿姨的手,緩慢而又安詳的呼吸,一點一點的離開了這個她來過的世界。

我們的親人只是跳出了這個時間去到了另一個時間

死亡教育的缺失,讓我沒有和我摯愛的忘年交說再見。

是時候給孩子們上一堂死亡教育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自從認識大白,她讓我學會和忘年交的去世和解。

她告訴我:

大張偉說果,我想念他們,他們不是離開了這個世界,是走出了時間。

在北京的老話裡,我們只是來到這兒而已,然後又回到了來的地方。

看了《尋夢環遊記》我覺得真正的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

是時候和孩子們聊聊死亡了,推薦大家看看幾部電影,好好面對生活,面對再見,用心經營親子關係。

《遺願清單》

《入殮師》

《情書》

《尋夢環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