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服務新模式:外賣配送無接觸 打包分餐更安全

疫情之下,無論是宅在家中還是復工上班,吃是頭等大事。並非人人都能在疫情之下成為廚師,外賣配送和打包外帶便成為許多人解決吃飯問題的重要途徑,不少餐飲企業和外賣平臺順勢推出“安心卡”“無接觸取餐”和“無接觸配送”等新服務模式,讓市民吃得更放心、更安全。

無接觸配送,叫外賣更安心

“多虧了外賣,我還能很方便地吃到想吃的美食。”李燦是一名大學生,疫情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宅在家裡。早在2月份,她就憋不住想吃炸雞了。可當時,市區的餐飲店都暫停了堂食,只能送外賣或打包帶走。

不想出門的李燦叫了外賣。“開始還有些猶豫,但看到外賣平臺上顯示可以無接觸配送,就馬上下單了。”李燦說,她在外賣單上留言,讓送到小區保安亭,她再下來取。

很快,外賣就送到了。快遞員給她打了電話,告知外賣放置的具體位置。當她看到外賣包裝盒上貼著的“安心卡”,瞬間覺得暖心。“安心卡”上有食品製作人、打包人和配送人員的姓名和體溫情況。“這樣可以追蹤溯源。”李燦說。

此後,李燦更放心點外賣了。尤其是2月中旬她父母正常上班後,她常常通過外賣解決午餐問題。3月中旬,市區餐飲店有限制地恢復堂食後,李燦偶爾也會到店內點餐,但更多的還是選擇打包帶走。

日前,惠州日報記者走訪市區江北華貿天地和佳兆業廣場等商場內的餐飲店,發現不少都提倡線上點餐,並設有專門取餐檯,外賣人員或市民可以無接觸取餐。有的餐飲店還配置免洗消毒液,供取餐人員使用。

打包分餐制,復工就餐更放心

疫情之下,不少上班族的就餐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黃琳所在公司有食堂,但食堂取消了堂食,改為打包分餐。黃琳介紹,公司每天以部門為單位統計訂餐人數,各部門派人去取餐。“每份都是單獨打包的,拿回來後各自在卡座上吃。”黃琳說,這樣的打包分餐沒有了以前在食堂那種鬧哄哄的感覺,大家各自安靜吃飯,“感覺挺好的,可以避免人員聚集帶來的交叉感染,更安全。”

林柯文所在的公司以前以自助餐形式就餐。疫情發生後,公司取消了自助餐,改由餐飲公司統一分餐配送。“餐飲公司送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打包分裝好。”林柯文說,各人領餐後回到工位就餐。

“我們公司為了餐食的配送也費了不少心思。”林柯文說,公司每天都會有專人在配送之前向餐飲公司確認商家廚師以及配送員的姓名、體溫狀況和接觸史,再統一發送至公司微信群內,讓各位員工放心。林柯文說:“公司對員工負責,這讓我們也能更加安心上班。”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實習生王曉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