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發展成果加快共享

  15項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八、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57個、PM2.5平均濃度降幅全省第三……今年以來,全市上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主動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市經濟社會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主要表現為“三個穩、三個好、三個新”的特點。

  實現“三個穩”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1-8月份,亳州市主要指標穩中提速。在省統計局公佈的17項主要經濟指標中,亳州市有15項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八位,11項居前五位,6項居前三位,3項居第一位。

  工業經濟穩健運行。1-8月份,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9%,居全省第七位。31個行業類別中有21個行業生產形勢好於去年,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拉動力依然強勁;醫藥製造業經過一年多全覆蓋的集中清理整頓,生產經營秩序漸趨正常,對規模工業增長貢獻率連續四個月攀升。149家產值超億元企業產值增速高於全部規模工業5.1個百分點,拉動作用不斷增強。

  有效投資穩步擴大。1-8月份,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長53.6%,居全省第一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高於全省1.6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18.9%,房地產投資增長19.4%,分別居全省第四和第五位。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在最近公佈的2018年度省重點項目建設考核中,亳州市居全省第四位,是皖北六市唯一進入前八位的市;今年繼續保持良好勢頭,849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63.8億元,超序時進度17.1個百分點,省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竣工率、開工率分別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五位。

  實現“三個好”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1-8月份,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勢頭良好。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32.9%,高於全省17.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五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7%,高於全省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五位。

  招商引資成效好。1-8月份,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57個,總投資603.9億元;實際到位省外資金544.2億元、居皖北六市第二位,增長26.4%、居皖北六市第一位、全省第二位。成功舉辦2019年藥博會。

  為企服務環境好。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應上盡上”,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分別實現1個工作日、3個工作日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均壓減至90個工作日以內。大力緩解融資難問題,截至8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增長17.5%,貸款餘額增長21.1%,增速分別居全省第一位、第三位;實現直接融資146.8億元,超額完成年度任務;融資擔保放大倍數6.03,居全省第二位;新型政銀擔業務新增額54.07億元,居全省第三位。清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7942.4萬元,扣除蒙城縣已進入司法程序尚未清算的資金外,實際清償率達98.1%。

  實現“三個新”發展成果加快共享

  今年以來,全市民生事業取得了新進步。33項民生工程支出資金148.3億元,9項工程提前完成年度任務,新增社會辦養老床位681張,1750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棚戶區改造工程已開工24990套、基本建成16085套。計劃投資23.5億元,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16所、幼兒園125所;今年秋季,已投入使用公辦中小學24所,幼兒園68所。4家縣級公立中醫院建成投用,市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正式完工。“亳州市五禽戲群眾文化普及活動”獲評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

  城鄉環境有新提升。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通則和“31+X”專項規劃修編工作進展順利,市中心城區114個城建項目已建成33個。全面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採集問題已立案50341個,整改率達91.85%。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年度任務提前完成,1161個行政村啟動開展“五清一改”行動。全力抓好環保工作,截至9月24日,全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6.7%,降幅居全省第三位;4個地表水國控斷面均達到考核要求,1-8月份獲得省級生態補償資金1450萬元、居全省第三位。

  平安建設有新成效。405處掛牌重大安全隱患已完成整改261處,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保持“雙下降”趨勢。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信訪形勢平穩可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