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區塊鏈 將為數字經濟提質增效

物聯網+區塊鏈 將為數字經濟提質增效.mp33:41

來自新華廣播

新華網4月20日電(記者劉君)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下消費驟降,而線上消費激增。生鮮電商、網絡課堂,以及線上的疫情數據和防疫的知識,維持了我們相對有序的居家生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胡凱說:“疫情是對我國數字經濟的一次大檢閱,我們現在人員流動的軌跡,都是三大運營商跟蹤的,你現在一掃碼整個14天的軌跡就出來了。”

互聯網保障了人人隔離、人物隔離前提下的基本生活。互聯網新技術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物聯網+區塊鏈。物聯網能讓我們獲得更多動物、植物和無機物的信息,區塊鏈則能極大降低全球信用建立的成本。

胡凱說:“物聯網和區塊鏈現在有個說法,叫‘物鏈網’。就是將物聯網採回來的數據‘上鍊’,對採集回來的數據加工、追溯、存證。”

區塊鏈可以依據痕跡查詢商品的源頭和運輸過程,而且這些痕跡在區塊鏈上,是不能更改的。所以,胡凱認為數據“上鍊”,比直接放在雲上更有價值。

1994年的今天,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6年來,互聯網已經融入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對整個人類構成了哪些改變?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互聯網協會會長鄔賀銓說:“一是互聯網拓展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能力,隨心跨越時空距離,指尖深入知識海洋,掌上空間容納天下,現實虛擬貫通古今;二是互聯網改變人們的交往與生活方式,世界融入小地球村,親朋好友形影不離,線上線下無縫銜接,數字金融快捷方便;三是互聯網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網絡助力社會治理,智能科技賦能創新,數據驅動產業轉型,數字經濟提質增效。”

胡凱認為,“5G普及後,第一個被驅動的就是物聯網。物聯網發展後,意味著前端採集的數據越來越多,哪個角落裡,哪個車間裡,工業數據都是通過物聯網採集來的。物聯網和區塊鏈,是前後作業的關係,是加工的關係,像流水線一樣一級一級遞進的。”

未來,物聯網將更多提取動物、植物和無機物的信息,讓他們“說話”,讓他們和人類更準確的交流。而區塊鏈將建立起我們社會的信用體系,則讓這些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詢、可證偽。再加上人工智能、衛星導航和雲計算的助力,數字經濟必將進一步提質增效。


錄音/製作:李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