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法院力促双赢:老“东家”复产,29名离职员工拿回血汗钱

开发区法院力促双赢:老“东家”复产,29名离职员工拿回血汗钱
开发区法院力促双赢:老“东家”复产,29名离职员工拿回血汗钱

“感谢法官帮我们要回血汗钱!”

近日,万某等20多人在南通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办理完领取执行款手续,纷纷向这段时间一直在奔忙的法官表示感谢。至此,这起涉29名职工债权人的南通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劳动争议系列案件圆满执行完毕。

开发区法院力促双赢:老“东家”复产,29名离职员工拿回血汗钱

案 情

公司经营困难

离职员工讨薪未果

南通某汽车公司近年来出现经营困难,2019年下半年,先后有29名职工陆续离职,并提出劳动争议仲裁。双方于9月在劳动仲裁部门达成调解协议,确定该公司应向上述职工支付拖欠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合计181万余元。到期后,该公司未能按期支付,职工们与公司数次沟通无果,遂向南通开发区法院申请执行。

一方是29名离职职工,另一方是仍在苦苦支撑的公司,如何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以达到最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摆在执行法官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调查,该公司当时销售已基本陷入停滞,只能勉强实施售后保养和维修,还有四五十名职工仍在上班,在岗职工亦存在工资未及时发放的情形。

根据实际情况,执行法官定下尽量协调解决的总基调。执行法官向该公司强调,可以帮助做工作,力争达成和解协议,但公司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履行方案和保障,确保职工的权益得到保护。起先,汽车公司不以为然,只一味强调困难,迟迟不拿出任何实质性的方案。

强制执行高压下

母公司履行部分款项

数次沟通无果后,针对该公司已不正常经营且公司不动产及办公设备均已设定抵押的情况,法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清点公司资产并要求公司将房屋腾空交付拍卖。去年11月,开发区法院执行局组织精干力量前往该公司,对公司财务室进行搜查,并张贴腾房公告。

在强大的压力下,事情出现转机:该公司的母公司某汽车销售集团当日履行20万元,向法院承诺一周内先将拖欠的职工工资履行完毕,并承诺由集团直接派员来妥善处理其余的补偿金事宜。当日,法院未张贴腾房公告,亦未清点资产。

此后,该汽车集团将职工工资合计56万余元支付到位,并派员到法院与职工代表协商解决方案,拟在2020年6月底前分期支付完毕。几经协商,职工均不同意集团提出的各种方案,要求必须在春节前解决完毕,部分职工情绪较为激烈。

法院主动延长履行期限

所有款项按时到账

对出现的新情况,执行法官一方面积极做职工代表的工作,告知执行程序应当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也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如果被执行人仍在生产自救,申请执行人应当理解其困难,给企业的继续经营创造一定的可能。另一方面,法官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履行,以尽快解决职工权益。

最终,集团公司答应除已支付的56万元外,其余120多万元在2020年3月底前分三次支付完毕。但职工代表认为,汽车公司及集团之前有失约行为,仍不同意分期付款。

对此,开发区法院执行局经集体研究,同意该集团分三期支付,但必须提供执行担保。随后,该集团提供了其旗下其他子公司名下的两辆刚刚登记的豪车,交付给法院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春节前,汽车集团按约履行了第一期款项,执行法官组织了分配。

春节后,受疫情影响,包括被执行人及其集团公司在内的众多公司未能如期复工,如期履行恐有困难。执行法官又主动联系被执行人,同意其将履行期限延后一个月。该集团公司非常感动,表示一定主动履行。

这家公司也没有食言。至4月中下旬,最后一笔款项40万元到账。次日,法院即办理款项发放手续。经了解,目前,该汽车公司已开始恢复销售。

“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善意文明执行的相关规定,要求时刻保持人文情怀和司法良知,既要有力度,更要以人性暖人心。”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吴亚峰表示,该院将秉持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力争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结合的办案理念,坚决将善意文明执行落实到工作实处,最大限度地保障各方的利益。

(作者:沈征宇 古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