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朝歷史越失望,對明朝滅亡的過程就越痛心

我不是袁粉,這個袁督師在我的概念裡,說好聽一點,叫書生意氣;說難聽一點,特麼就是一佞臣。可能大家會不同意,說不對吧,袁崇煥守住了寧遠城,證明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是一個能打仗的人。我也覺得他在當時,確實是一個能打的。

但是誰說有能力的人,就不能是佞臣的?

這個佞,不就是諂諛取媚、阿諛奉承的意思麼?為了迎合崇禎好大喜功的目標,當面矇騙最高領導,畫了個五年平遼的大餅。

這就和劉邦死了以後,匈奴單于寫信調戲呂后,樊噲說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是一樣一樣的,純於狂言佞語。

可是崇禎不是呂后,可能是過於期待自己能建功立業,畢竟如果能把自己老爸和哥哥都搞不定的事,在自己手上搞定了,收復了臺灣,哦不對,收復了遼東,不但可以青史留名,還可以證明自己不是養豬親王,而是個有作為的好皇帝。

對清朝歷史越失望,對明朝滅亡的過程就越痛心

所以他選擇相信五年平遼這個鬼話,還竭盡一切的可能,去滿足袁崇煥的所有條件。把整個國家復興的希望和自己的抱負,全部壓在遼東,壓在袁崇煥的身上,讓整個大明政府,都在為遼東戰場服務。結果是什麼?是把整個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而直接導致大明王朝的滅亡農民起義,之所以屢剿不絕的原因,就是崇禎為了籌謀遼餉,苛政不斷;特別是為了68萬兩軍餉,而裁撒驛卒,讓李自成丟了飯碗,這和袁崇煥在崇禎面前吹牛皮,有著千絲萬縷的因果關係。有些袁粉說,哎呀,人家袁督師也就這麼一說,安慰安慰皇上而已嘛。

誒,這話是能亂說的嗎?這兩個人是什麼身份?一個是大明帝國的最高領導人,一個是督兵關外的最高軍事長官,他們之間的交流不是我們私下閒扯淡,而是平臺召對,是最高國家戰略的交流。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可能會深刻的影響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和走向。就像我們私下可以開玩笑說,只要給我五千精銳城管之師,我可踏平東瀛諸島;但一個戰區司令員或者更高一點,軍委副主席,在軍事會議上對最高領導發這種豪言壯語,他不是佞臣是什麼?

關鍵是袁崇煥自己也是知道,五年平遼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功名,還真的走馬上任了。上任以後,除了在錦州修了幾座城以外,未得遼東寸土。

對清朝歷史越失望,對明朝滅亡的過程就越痛心

袁崇煥

憑良心說,作為文人改行搞軍事,袁崇煥還是不錯的,是個優秀的戰術家,但肯定是個不怎麼樣的戰略家。早在1627年,為了在錦州修城時避免被皇太極騷擾,就和皇太極搞秘密議和。

這個議和我們可以理解為戰術矇騙,可就是這個戰術矇騙,讓皇太極有精力全心全意的對付朝鮮,搞了個丁卯之役,不但搶了大量糧食和物資,解決了後金的饑荒問題,還逼朝鮮納貢開市,成了了後金的後方基地。

本來嘛,後金面臨著三條戰線,林丹汗、明政府、朝鮮,崇禎上來以後改變國防戰略,得罪了林丹汗;這時候朝鮮是一個必須珍惜的力量,毛文龍作為敵後戰場的釘子,也是必須珍惜的力量。

但是袁崇煥在失去朝鮮的之後,又斬殺了毛文龍。讓皇太極從此沒有了後顧之憂。

可以這麼說,皇太極之所以能在崇禎二年繞道蒙古,遠襲北京,主要依靠的一是崇禎幫忙,重創了林丹汗二是袁崇煥對朝鮮見死不救和斬殺毛文龍

對清朝歷史越失望,對明朝滅亡的過程就越痛心

對於明朝滅亡,我就是這麼刻薄,這三個人不僅不應該有正面形象,還要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大明王朝這麼龐大、統一的帝國,被一個來自關外的小民族給滅了,你還我說明朝的管理者有多英明、軍隊有多英勇、民眾有多麼優秀。這話說出來,你相信嗎?反正我是不信的。而且在這過程中,大明王朝的首都被人家帶著十萬大軍兵臨城下,這個責任總不能說要集體承擔吧,

所謂的集體承擔,就是沒有人承擔的意思。那應該誰來承擔?當然是最高領導崇禎和花費最多軍費、指揮主要軍隊的袁崇煥承擔。換成別人,誰都承擔不起。

很多人總說崇禎主要是接過的攤子不好,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其實他還是很努力、很勤奮的,28歲操勞得頭髮都白了,還是很值得同情的。說實話,我一點兒不同情崇禎。說他的攤子爛,爛得過朱元璋、朱棣?我看他接的攤子,比康熙的攤子都要好的多,康熙面對的吳三桂,實力遠超李自成;康熙同樣也還承擔著噶爾丹、沙俄、臺灣、西藏等等外患。

做為一個最高領導,審時度勢,分清主次矛盾,是工作的根本。可崇禎呢,看起來好像只勤勞的小蜜蜂,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團漿糊,瞎折騰,這根本就是用戰術的勤奮,甚至可能連戰術都算不上,只能算體力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的領導,沒一點業務能力,整天早上六點就到公司,抓考勤,抓衛生;晚上半夜也不回,讓全體員工跟著熬夜熬通宵,然後一言不合就扣工資、扣獎金、開除同事。

最後這個公司倒閉了,你會同情這個領導嗎?反正我是不會的。

對清朝歷史越失望,對明朝滅亡的過程就越痛心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看明朝末期的這段歷史,都有一個共性,對清朝越失望、越痛恨,對明末的歷史越窩火、越痛心、越覺得遺憾和可惜。就比如像我這樣子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了很久,覺得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在潛意識裡面,就站在明朝、或者是漢民族的立場,就像

我們看清末的歷史,不自覺的會站在一箇中國人的立場,心痛窩火,夾雜著遺憾和可惜,是一樣的;

如果換一個角度,站在皇太極、多爾袞,或者是今天民族大融合的立場,那結果可能是大清得國實屬天幸,大明王朝氣數已盡嘛,愛新覺羅氏天命所歸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