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筑牢因疫致贫返贫防线

“叮咚……”随着手机短讯一响,浦城县枫溪乡福禄村驻村第一书记小王,一边把一则来自厦门市观日西里社区居民认购产品的消息转发给村民周福全,一边说:“老周,今年要多种点高山稻米,田里稻萍鱼也要多养一些,稻子不能打农药,这是认购人的要求……”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值春耕备耕大忙之际,我省各地抓住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的有利时机,多措并举帮助农民创收增收,防止农民因疫致贫返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我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剩下的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达到退出标准。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步伐加快,老区苏区生产总值增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广大农民享受到高质量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不断夯实。

然而,农户脱贫并非一劳永逸的事,因灾、因病等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流、物流受阻,工厂复工复产延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农村困难群众抗风险能力低,更容易出现经济困难。可见,各地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还很重。

目前,种养业收入和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前些时候,各地实施交通限制措施,对防止疫情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资料购进。部分酒店、饭店等停业,降低农产品需求。企业延迟复产复工,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种种原因,不少农民收入有所降低。困难群众总体劳动技能较低,不善于运用网络等新技术推销农产品,不善于转移到合适的务工岗位,收入受到影响更大。

尽管遇到新困难、新挑战,但各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不变。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提出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因疫返贫防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一切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筑牢因疫返贫防线,首先需要查明可能因疫致贫返贫的群体。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重点对低收入、贫困农户进行排查,分析其因疫情致贫返贫的可能及原因。

了解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应根据困难群众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对以务农为主的农户,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尤其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电商平台优势,通过上门收购、定点采购、电商销售等方式,帮助农民销售农畜产品。对以务工为主的农户,加强技术培训、岗位对接等服务,帮助农民早日就业,增加务工收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千方百计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增加收入,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必将有力推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而做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