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管鮑之交”所想到的

今年全國語文卷(一)的作文題的文字材料涉及春秋時期“管鮑之交”的史料。“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仲如是說。有一副名聯“經營不讓陶朱富,交友常存管鮑風”也是用的“管鮑之交”的典故。管仲能從一名囚徒,華麗轉身成為一名大國宰相,離不開好友鮑叔牙的傾心舉薦。如果沒有鮑叔牙的幫助,管仲也不可能成為一代名相。所以司馬遷說“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牙能知人也”(多,讚美)。鮑叔牙能不計個人得失,以國家大局為重,舉薦賢能之人任相,助齊桓公成就一代偉業。這樣的謙謙君子著實令人敬仰。由管鮑之交可以聯想到“八拜之交”的史話,即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管仲、鮑叔牙的管鮑之交,廉頗、藺相如的刎頸之交,陳重、雷義的膠漆之交,範式、張劭的雞黍之交,羊角哀、左伯桃的捨命之交,劉備、關羽、張飛的生死之交,孔融、禰衡的忘年之交。“八拜之交”是對重情重義的八對古人的統稱,不是指八次拜把的朋友。

成為朋友的最高境界是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守望相助。有著共同的志向、理想和信念,能互相欣賞、吸引,能相互交心、知心,能彼此理解、寬容,英雄愛英雄,好漢惜好漢,惺惺相惜。可是能建立這種珍貴友誼的人非常少,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歷史上能稱得上是真正朋友的並不多,但春秋時代管仲和鮑叔牙的牢固友情無疑可以堪稱友誼的典範。朋友往往經過一貴一賤、一貧一富的變化,才能真正知道交情的厚薄。

與藺相如結為刎頸之交的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位大將,因戰功顯赫,趙王將長平封給他作食邑。當時有許多人主動跟他交朋友,一起飲酒作樂。不料後來趙括代替了他的大將軍位,那些昔日的朋友馬上跟他斷交,看也不看他一眼。後來,只會在紙上談兵的趙括在實戰中遭遇慘敗,廉頗又被趙王重用,這時曾經看也不看他一眼的朋友,又紛紛來祝賀、奉承。廉頗十分不屑,當即下逐客令,其中一人便厚著臉皮陪笑道:“大將軍、老朋友,何必大動肝火?其實朋友相交跟做生意沒有兩樣:要是有件貨物,購入了可以賺一筆大錢,誰不買?反之,早知是冷門貨,購進了連本都會賠上,那誰還能買它呢?”廉頗聽完,默然嘆道:“呸,這真是市道之交!”八拜之交的朋友與世道之交的“朋友”真有著天壤之別啊……

我們也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馬克思與恩格斯,列寧與斯大林,魯迅與藤野先生……古今中外可圈可點的朋友楷模、友誼典範都值得我們點贊和學習;市道之交者應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