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崗街 位居中心地 建造首善街

蘿崗街 位居中心地 建造首善街

蘿崗街智匯街區水務檢測系統。

蘿崗街 位居中心地 建造首善街

蘿崗街城市內澇監測設備。

蘿崗街 位居中心地 建造首善街

蘿崗街禁毒主題藝術公園。

蘿崗街 位居中心地 建造首善街

黃埔區蘿崗街黨工委書記牟治平。

“蘿崗街下中路內澇紅色預警,請提醒市民及時繞行。”颱風裹挾著漫天大雨而至,與之一同到來的這條預警信息,出現在黃埔區蘿崗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的接收設備上。接到“通風報信”,當地百姓規劃了其他出行路線,大大緩解了內澇造成的影響。

曾幾何時,強降水造成的“水浸街”,是蘿崗街居民的出行“老大難”。“去年開始,我們街道的智匯街區系統,為居民避開內澇立下了大功!”蘿崗街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莫興表示,在街道5個易澇區監測點,當水位過高或異常波動時,監測設備將根據水位級別實現分級預報預警。

坐落在黃埔區中心地帶的蘿崗街,是一處市井氣息濃厚的老城區。藉助科技的力量,該街道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智慧化城市管理模式,讓老城市煥發出新活力。在實現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蘿崗街道近年還引入了企社協同共治、文化惠民工程等舉措。

“蘿崗街要走前列、當尖兵,建設全區‘首善街’。”黃埔區委、區政府對蘿崗街寄予了發展厚望。當前,蘿崗街堅持完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力爭落實發展空間最廣闊、新興產業最高端、發展活力最充沛等“12個最”的首善街治理目標。

南方日報記者 李鵬程 郎慧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科技管家讓城市治理“耳聰目明”

人跡罕至的山林深處,既有無限風光,亦有監察死角。

前些年,在青山密林覆蓋的蘿崗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常常無暇顧及轄域的美麗景緻,而需面對錯綜複雜的城市治理難題。

“走街串巷、進村入戶、翻山越嶺是我們的工作常態。儘管如此,治理盲區依然存在。典型體現便是違建叢生、屢拆屢建時有上演。”蘿崗街道辦事處主任伍添奇道出了基層工作的艱辛:“約25平方公里的蘿崗街,僅有3名水務執法人員和16名城管執法人員。”

地形的多樣、人力的不足,致使街道工作常陷入顧此失彼、左支右絀的困境。此外,治理手段的單一,更加限制了監管工作的深入展開。當時的蘿崗街,查違和巡河工作主要依靠“眼看、鼻聞、耳聽、手抓”。

窮則變,變則通,為提升基層治理效率,蘿崗街引入了科技的力量。依託5G技術、物聯網應用、大數據挖掘等方式集成創新,街道形成了“自動發現、實時推送、即時處置、全程監管”的全鏈條治理體系。

2019年,一位新“成員”加入了蘿崗街“智慧街區”國土查違系統。這便是無人機。它的到來,使之前單純依靠人力巡查,耗時費勁、效率低下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通過引入“無人機+AI”巡查,蘿崗街轄區範圍內建立了80餘個網格監控點。“我們依託無人機對全街進行地毯式巡拍,地面建築得以無死角‘掃盲’。”伍添奇提到。

無人機所攝影像經過智匯雲平臺的前後疊合比對分析,現實問題便無處遁形。如此一來,靜態管理變為動態監控,從而增強了環境治理的能動性。

自“智匯查違”子系統運行以來,已累計處理58宗違建案件;查出蘿峰社區塘山社後山隱秘違建,拆除約1.5萬平方米。街道由此實現了“打早、打小”和違建“零增長”。

社會治理需要力度,社區生活則要溫度。“智匯街區”中的社會關愛人群監護子系統,也在為蘿崗街營造著“居民生活最幸福”的街區氛圍。

年逾七旬的獨居老人鍾大伯,面臨著生活護理和疾病護理等問題。為此,蘿崗街在徵得鍾大伯家庭許可的前提下,在其住所安裝了人體紅外傳感器,實時捕捉熱量信號、感知老人行為,對其異常靜止、異常外出、異常睡眠等行為監護預警。

“最實在的功能是煙霧識別,防止老人抽菸太多。”一位老人的親屬評價道。這些監控設備還配備了智能煙感功能。獨居老人往往抽菸較多,系統通過分析煙霧量,即可大致研判出老人的吸菸程度並時預警。親屬們認為:“我們不在老人身邊時,這樣的智能監護幫了大忙!”

作為一項試點工程,“智匯監護”子系統未來能夠覆蓋街道空巢老人、獨居老人100餘戶。伍添奇表示:“建設首善街,我們要牢牢扭住養老、環境、治安等突出民生難題,一切從居民生活需求出發,把技術手段創造性地嵌入治理各環節。”

企社共建擴大基層治理“朋友圈”

蘿崗街樂飛家園居住有附近15家企業的4000多位職工。他們中以來自全國各地的“90後”青年為主。當前,樂飛家園黨支部構築了企業員工的“心靈驛站”,為住戶排憂解難。

“心靈驛站”的建設,起因於樂飛家園物業團隊的一次日常巡查。當時,巡查員發現,小區A棟樓的一個陽臺上,有位20歲的年輕姑娘正在做出輕生之舉。

帶隊巡查的樂飛家園黨支部書記陳映珊迅速飛奔上樓將她救下。經過溝通,陳映珊瞭解到,這位姑娘由於工作不順,情緒長期不佳。其性格內向,又沒有合適的傾訴對象。長此以往,姑娘的精神近乎迷亂。

“驚險的救援後,我們開始思索“90後”住戶群體容易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陳映珊說,從2013年開始,樂飛家園黨支部便組建了具有專業資質人士參與的心理疏導隊伍。

曾有一位性格孤僻的女生,經常在宿舍發脾氣,甚至放出威脅室友的言論。後來經過心理疏導隊的努力,她找到了自己的情緒結點,平復好心情,並主動提出加入社區義工服務隊。

如今,在園區物管的主動管理下,樂飛家園助力遠離家鄉的青年務工者找到歸屬感。以樂飛家園為代表,蘿崗街匯聚了諸多商業項目、企業物管以及世界500強企業。這些主體機構與街道社區守望互助,共同構築了基層治理的堅實防線。

在高樓林立的開創大道上,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下稱“LG電子”)曾因生產時釋放刺激性氣味,導致附近社區居民紛紛投訴。

針對該問題,蘿崗街道下轄香雪社區代表轄內居民與LG電子交涉。同時,社區不間斷地帶領居民們參觀該公司生產車間,共同協商環保生產問題。

經過4輪交涉後,LG電子終於在一年內完成了生產整改,空氣中的異味消除了,社區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之橋也就此搭建起來。

一方面是企業完成應盡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是社區通過提供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蘿崗街道充分整合企業優質資源,採取“走進企業,提供服務”的方式,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區域志願服務聯盟。

例如,通過走訪瞭解企業需求,街道社區建立了企業職工需求清單,為LG電子員工宿舍區打造了閱覽室和休閒健身設施。

“以需求為導向,社區工作人員主動出擊精準服務企業,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將企業資源引入社區治理,實現企業社區共同成長的目標。”蘿崗街香雪社區黨支部書記徐輝介紹。

為企業及職工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同時,眾多駐地企業也不忘回饋當地居民。“社區與企業的協作共建已走向常態化機制。”徐輝說,“從溝通協商到共治共建,我們與轄內企業走過了資源相互嵌入,共生共融的磨合之路,現已形成強烈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人文化成造就街坊市民“幸福居”

“林則徐銷煙,為何不採用傳統的火燒法,而是選用海水淨化呢?”黃埔區禁毒辦的工作人員,向前來蘿崗街禁毒主題藝術公園的遊客提問。在這個公園,遊客們便能自己找到答案。

今年7月,黃埔又一禁毒基地上線——新落成的蘿崗街禁毒主題藝術公園內,林則徐的銅像赫然屹立。園內增設了大量的藝術性互動景觀,遊客可在原創動漫“香雪家族”的帶領下,打卡網紅3D禁毒地畫、參與禁毒AR體驗、禁毒主題塗鴉等互動遊戲。

公園開園當天,一節禁毒科學小課堂在此處開講。遊客可以親身體驗“海水浸化法”銷煙過程:將鴉片浸入水中,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銷燬鴉片。通過簡單的化學實驗,百年禁毒精神得以傳承。

這是黃埔區蘿崗街黨工委、辦事處參與打造的“沉浸式”青少年禁毒主題教育基地。以此地為典型,依靠人文化成凝聚基層向心力,已成為蘿崗街道的又一治理“利器”。

初秋時節,位於蘿崗街道的黃埔區首家兒童繪本圖書館裡,坐滿了安靜讀書的家長和孩子。小豬佩奇座椅、雲朵彩燈、兒童榻榻米等專為孩子們佈置的讀書環境,讓這裡聚攏了更多人氣。

“該館由一座綜合性圖書館改造而來,為更好促進家庭鄰里和諧氛圍,圖書館特地增添了兒童喜愛的元素。”蘿崗街文化站站長龔美卿說,自改造以來,繪本館已接待讀者4萬餘人次,借閱書籍近5萬冊。“很多讀者都是全家一起來的,繪本館為社區營造了親子共讀的氛圍,改造工程作為當年的民生實事之一,為居民帶來了實惠和便利。”

蘿崗街同時在不斷完善其他便民文體基礎設施。目前,街道已建成體育設施共62個,總佔地面積14316平方米,包括燈光籃球場10個、健身路徑16套、兒童樂園5個。

不僅如此,街道一年一度的新年原創音樂會,已演變成家喻戶曉的蘿崗“春晚”;文化廣場遊園活動將新政策寓於互動遊戲中,科普垃圾分類等常識;當地培養的38個文藝團體更是成為了蘿崗的“金字招牌”……

近年來,以文化惠民工程及文娛活動為紐帶,蘿崗街致力實現首善街“12個最”中的“民生改善最殷實”“居民生活最幸福”“社會環境最和諧”。“我們希望始終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強化中心街‘首位度’。”伍添奇說。

■對話

黃埔區蘿崗街黨工委書記牟治平

城市發展“三件套”:

業態引新、生態更新、文態塑新

南方日報:如何理解蘿崗街的“首善街”定位?

牟治平: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周亞偉在指導2017年黨工委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上,提出了蘿崗街“處中心地,建首善街”的指示。他多次來街道調研視察,明確要求“蘿崗街要走前列、當尖兵,建設全區‘首善街’”。

“首善街”的使命感應是爭取處處走前列,事事創一流,做到“12個最”:發展空間最廣闊、新興產業最高端、發展活力最充沛、城市環境最美麗、功能設施最配套、營商環境最滿意、資源配置最均衡、黨風政風民風最純正、民生改善最殷實、居民生活最幸福、社會環境最和諧、執行上級黨委政策最堅決。

南方日報:蘿崗街目前尚存“一腳在城、一腳在村”的二元結構,街道將如何統籌城鄉發展?

牟治平:“三舊改造”是統籌蘿崗街城鄉發展的“關鍵一招”。我們計劃以此為抓手,實現“四變”(城市環境要變、產業功能要變、經濟效益要變、群眾生活質量要變),以及“三個一次性”(一次性解決重大安全隱患、一次性消減違法建築存量,一次性補齊民生領域短板)。

首先,蘿崗街道要全力解決“拆得慢”的問題。以“拆”字當頭,先拆後建、以拆促籤、以拆促建、拆建並舉,確保“改得動、改得快、改得好”。

其次,我們將抓好產業導入。政府會督導開發商履行改造承諾,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比如蘿峰社區改造要以“打造香雪大道創新創業走廊”為牽引,以產城融合的改造思路調整功能、優化佈局,引入科技創新產業,從而推動中心城區功能的完善和環境品質提升。

此外,街道還要打響“香雪文化”品牌。我們將充分整合蘿峰社區逕子社內獨特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等資源,以玉巖書院等歷史建築群為依託,把逕子社打造成全區獨具特色的廉潔文化教育基地,賦予羊城“老八景”新內涵。

南方日報:地處科學城腹地的蘿崗街,如何在城市發展質量變革方面有所作為?

牟治平:結合蘿崗街的實踐經驗看,謀求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業態引新、生態更新、文態塑新”三個領域的工作。

在業態引新方面,蘿崗街道將緊扣“六穩”工作持續跟進,聚力“六保”任務重點攻堅。1-9月,蘿崗街工業服務企業產值完成37.6億,同比增長12%,商業企業營業額完成103億元,同比增速98%。隨著經濟市場的逐步恢復,我街工業企業降幅收窄了32個百分點,實現正增長。批零業和其他營利性服務業都保持了雙位數的高速增長。

在生態更新方面,街道強化了“生態環境就是最普惠、最公平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全面推進“四治”及九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以最堅決態度、最嚴格措施,全力抓好環保督查問題整改、“散亂汙”場所和水環境高壓整治,全力守護好綠水青山。

在文態塑新方面,我們強化精神引領和文化支撐,藉助玉巖書院重新開放契機,大力實施文化引領工程,優化文化供給。

南方日報:蘿崗街的“智匯街區”建設怎樣助力共治共建共享,實現社會“善治”?

牟治平:“智匯街區”主要解決的是城市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建設問題,破解的是力量不夠、手段不多、方式不活引發的治理黑點、盲點問題,打造“早發現、早預警、早控制、早處理”的治理格局。

引入智匯街區系統,我們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監控”,解決“看不見、看不懂、看不準”問題;變“事後處置”為“提前預防”,解決“無人管、管不了、管不好”問題;變“單一作戰”為“多元協同”,解決“橫向不連接、縱向不貫通、條塊不協同”問題。

街鎮檔案

蘿崗街

蘿崗街位於廣州市東部、黃埔區中部。2018年9月18日,原蘿崗街被撤銷,同時設立新的蘿崗街、長嶺街。現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10.2萬人,下轄7個社區居委會(2個轉制社區)。蘿崗是廣州市著名的“水果之鄉”,水果品種達30多種;蘿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轄內的玉巖書院,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

近年來,蘿崗街以黨建為龍頭,堅持把環境整治、“三舊”改造、三大攻堅戰、安全生產作為改善、增強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以“處中心之地、建首善之街”為目標,堅持以“精細”出“精品”,以“品味”提“品質”,縱深營造更乾淨、更整潔、更平安、更有序的人文環境,全方位激發和釋放地域活力與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