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巧打“組合拳” 摘下“貧困帽”

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山村,村民們不僅住得安全,還住得漂亮。首席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地處渝東北的巫溪縣,是全市最貧困的區縣之一。2014年,全縣識別出貧困村150個、貧困人口8.6萬人;貧困發生率18%,居全市首位。

重慶日報記者10月13日從重慶市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自新一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巫溪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組合拳”全力攻克貧困堡壘。截至2019年底,該縣15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減貧10.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8%降至0.65%,順利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全力補齊發展短板

“搭繩梯攀崖壁”成歷史

山高坡陡、基礎設施條件薄弱,是巫溪縣貧困的重要原因。該縣土城鎮石柱村,過去不通公路,村民進出村莊全靠搭繩梯,在“貓兒都爬不穩”的崖壁上攀爬,這裡也因此被稱為巫溪“最落後貧困村”。

巫溪縣委書記唐德祥介紹,自新一輪脫貧攻堅以來,巫溪縣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全力補齊發展短板,全縣累計投入52.2億元,硬化農村公路2326公里,實現通暢率、通達率、通客車率3個100%。2017年底,在當地政府的投入下,石柱村正式通路,結束了“搭繩梯攀崖壁”進出的歷史,村裡也第一次有了村辦公室、村衛生室……

在補齊基礎設施的同時,巫溪因地制宜發展山地高效特色農業,加快補齊產業發展短板。該縣通過發展“1112”(100萬隻生豬、100萬噸馬鈴薯、10萬擔烤煙種植和20萬畝中藥材)重點農業產業,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全縣累計認證“三品一標一名牌”農產品224個,年總產量達97萬噸,全縣糧經作物比調整至56∶44。同時,該縣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2.36萬戶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增收。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海拔1200米的巫溪縣城廂鎮城哨村季節性缺水嚴重,2014年,年僅31歲的村主任翁祥月為尋找水源,不幸墜入20米深的天坑犧牲。為切實解決這一令人痛心的難題,巫溪縣多方籌集資金,排除萬難,採取四級提灌的方式硬是將自來水引上了山。為確保群眾都能喝上放心水,巫溪縣籌措資金4.1億元,累計修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17處,農村集中供水率93%。

而這只是當地全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的縮影。唐德祥介紹,近年來,當地通過“產業發展、就業創業、消費扶貧”組合拳,實現了貧困戶不愁吃不愁穿目標。在“三保障”上,該縣通過資助貧困學生、勸返輟學傾向學生和送教上門,確保了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輟學。同時,設立2000萬元縣級健康扶貧救助金,實施“八重”醫療救助政策,組建3支醫療團隊,累計救助貧困患者11.05萬人次。在住房保障上,巫溪縣開展危房“清零”行動,全覆蓋改造農村C、D級危房,1.66萬戶貧困戶住上了安全房;實行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相結合,建成集中安置點57個,共計6685戶貧困戶23881人搬進了新家。

此外,巫溪縣還實施十大專項扶貧行動,做大村集體經濟,個性化定製幫扶措施幫助貧困戶增收,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6392元增加到2019年的10284元。

“戰疫”“戰貧”兩手抓

幫助貧困戶端牢就業飯碗

巫溪縣縣長龔均介紹,今年以來,巫溪縣堅持“戰疫”和“戰貧”統籌推進,幫助貧困戶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端牢就業飯碗。

為解決因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貧困戶農產品滯銷難題,巫溪縣通過政府採購承銷、幫扶單位助銷、商場超市直銷、電子商務營銷、展會宣傳推銷、旅遊帶動促銷、社會力量幫銷和扶貧專櫃展銷等方式推動消費扶貧,截至目前扶貧產品累計銷售額1.2億元,幫助1萬餘名貧困群眾增收,有效降低了疫情影響。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聚焦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問題,巫溪縣藉助“重慶就業”微信公眾號、渝扶貧App等平臺,為貧困群眾推送崗位信息,幫助9.43萬名群眾順利返崗,其中貧困戶2.45萬人。針對疫情帶來的部分貧困群眾就業難問題,巫溪縣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過渡性就業,僅疫情期間,便新開發防疫臨時性特崗1850個和非全日制崗位1150個,就地安置貧困群眾8697名。

龔均介紹,巫溪縣還支持本地企業建立扶貧車間、扶貧超市、扶貧農莊、扶貧基地、扶貧工程隊等,幫助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該縣探索出的“五大帶貧”模式被國家人社部作為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