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歷史名人:朱軾

我的家鄉是江西高安,一個縣級市。高安於公元前201年漢高祖時期建縣,名為建成縣,唐朝初期為避太子名諱,改名為高安,沿用至今。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長河中,高安湧現了一大批的歷史名人,其中有幸南容、陳邦瞻、劉恕、周德清、朱軾等。家喻戶曉的要數清朝帝元老朱軾。今天跟大家簡單說一說流傳民間的朱軾朱大人。

高安歷史名人:朱軾

朱軾畫像

少年軼事

朱軾1665年生於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鎮艮溪村一個清貧農家,從小寒窗苦讀,聰敏勤奮,通今博古。據說7歲的時候,有人指木匠鋸板叫他作“八股文”的“破題”,他應聲答道:“送往迎來,其所厚者薄也。”破題是八股文的開頭部分,要為聖人立言,要提起下文,朱軾的破題從表面上看,講的是鋸板,送過去拉過來,使厚的木材變成薄板;從句裡面的意思看,破題中活用了古人的話,也可理解為人情冷暖,隨著地位情況的變化,深厚的友情也會變得淡薄,這就含有更多的哲理,為下文的展開鋪了路,村族裡的長老稱他為“千里駒”,可見其少年才華橫溢。

朱軾改名

《朱氏宗譜》上曾記有北宋元豐年間,蘇軾曾在赴筠州(後改瑞州)看望弟弟蘇轍的途中,慕名遊覽過艮溪裡,於是,流經艮溪裡的河,便改叫蘇溪河,艮溪裡的山,也改叫坡山。艮溪里人以蘇軾遊此而認為是一大殊榮,對蘇軾推崇備至。這種尊崇,也給朱軾以極大的影響。為此,他把學名取為朱軾。

主要經歷

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朱軾中進士。後歷任潛江知縣、陝西學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撫、左都御史。雍正時,任聖祖實錄總裁,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兵部尚書。乾隆時,任世宗實錄總裁,命協同總理事務,朱軾躋身相位,當朝一品,得到康熙帝的賞識、雍正帝的重用、乾隆帝的倚重,是康、雍、乾三朝元老級別的顯赫人物。他一生居官廉潔,剛正不阿,處事公正,執法嚴明,賑濟災民,廣施惠政,被百姓稱為“大清官”。

朱軾軾當時是程朱理學的重要代表,重視教育,辦書院崇尚儒學,培育選拔人才。主張“民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朱軾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高安採茶戲《南瓜記》

高安採茶戲《南瓜記》就是以朱軾為原型編寫的一部家喻戶曉的戲曲。講的是南昌縣惡霸地主王壽庭勾結官府,橫行霸道,強搶窮秀才丁文選之妻杜蘭英為十房夫人。正好被回高安與老母拜壽的宰相朱軾撞見,朱大人設下巧計救出杜蘭英,依法嚴懲了王壽庭和一班貪官汙吏。為表感激之情,丁文選挑南瓜去給朱軾母親祝壽。這個節目多次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江西人民廣播電臺中播放,成為家喻戶曉的採茶戲。高安採茶戲也在2011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7年9月,我親自去了一趟朱軾墓,位於高安市村前鎮龍溪村劍形山,有點破敗不堪的感覺,後來在修繕中。

高安歷史名人:朱軾

朱軾墓,攝影/藍導

高安歷史名人:朱軾

朱軾墓,攝影/藍導

1987年朱軾墓被評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核定並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的名單中,朱軾墓榜上有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