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側翻致撿蒜群眾死亡,譏諷為何壓倒了同情?

9月15日,河南省商城縣發生一起貨車側翻掩壓群眾的交通事故,根據統計結果,此次事故共致8死11傷。

如此悲劇本該令人痛心,然而在官方通報出來前後,網友對死傷者似乎並不同情,這又是為什麼呢?


貨車側翻釀成悲劇

據相關報道,9月15日上午,一輛運輸蒜瓣的外地貨車在商城境內、距安徽約1公里的鄉道上發生側翻,車上的蒜瓣傾瀉一地。隨後,附近的居民聞訊趕來,撿拾落地蒜瓣。

就在當天下午4點左右,一輛載運碎石貨車經過該路段時,又不幸發生了側翻,剛好掩壓到了圍觀和撿拾蒜瓣的群眾,最終導致了8死11傷的慘痛結局。

貨車側翻致撿蒜群眾死亡,譏諷為何壓倒了同情?

悲劇讓人痛心,然而不少網友在得知此事後,並沒有同情死傷者,反而認為他們當時在哄搶蒜瓣,因貪小便宜造成這樣的後果完全是咎由自取。

但事情很快就傳來了另一種說法。據澎湃新聞報道,一名死者家屬王先生描述了事情的經過:“當時運蒜的貨車出事故之後,司機請了幾個人幫他撿拾,在運上車之後,剩餘掉落的髒蒜他不要了,附近的村民才過來撿的。”

按照這樣的說法,村民的確有撿拾路邊及溝內遺落蒜瓣的行為,但卻是在貨車司機收集蒜瓣並且離開現場之後,是經過默許的“拿”,而不是沒有素質的“搶”。


怪受害者“貪小便宜”?

眾所周知,“哄搶”是一種惡習,網友這樣的說法給受害者家屬和當地人都帶來了不小的傷害。可在批評者看來,“撿拾”和“哄搶”並沒什麼區別,都是在佔便宜心理的引導下進行的,“不貪這點小利去撿剩下的蒜瓣,不久啥事沒有了。”

事實上,網友對“貪小便宜導致悲劇”的調侃,多是基於以前類似案例的刻板印象。

此前,一輛載有10噸冷凍豬肉的貨車,在江蘇東臺市發生事故,散落一地的豬肉就遭到了當地群眾“哄搶”,最後清點發現僅剩了3噸,貨主損失近30萬。

在東臺這起事件中,因哄搶公私財物,參與者同樣也受到了不少道德上的指責,而且在調查後5名群眾受到了行政處罰,成了“法亦責眾”的案例。

貨車側翻致撿蒜群眾死亡,譏諷為何壓倒了同情?

在這種情境下,網友對貨主的維護和對哄搶者的批評其實是有一定正面意義的。但這種“正義觀”也得分清楚具體情況,不能“一言以蔽之”。

就交通事故來說,不管村民有沒有哄搶,他們都是這場事故的受害者。事實上,他們撿蒜瓣的行為與貨車側翻並沒有任何關聯。就算他們是在哄搶,難道就“死有餘辜”?


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哄搶”和“撿拾”,就是“私自佔有”和“經同意獲取”的區別,事關死者的名譽,弄清楚事件的真相很有必要。但在結果未定之前,先入為主地譴責、戲謔,顯然欠缺對死者的尊重,同時也給家屬帶來了二次傷害。

值得一提的是,對生者來說,更重要的還是應該找到悲劇發生的原因。短時間內同一路段就發生兩起側翻事故,是不是說明道路設計存在一定缺陷?

根據描述,事發路段路面窄、坡度陡、彎道急,且有樹葉阻礙、影響司機視線,往來車輛多造成路面損害,曾多次發生事故。

貨車側翻致撿蒜群眾死亡,譏諷為何壓倒了同情?

這次的悲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貨車側翻。如果道路設計和監管能夠到位,顯然可以大幅度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同時,就算村民撿拾蒜瓣是經得了貨車司機同意,但大量人群匯聚於公路兩旁,也存在一定的危險。因此,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和開展群眾安全意識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