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宅經濟”帶火了這些行業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這隻黑天鵝的到來,打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為了防控疫情,人們減少了逛街、購物、聚會等活動,都選擇宅在家裡,原本繁華、喧囂的城市頓時安靜了下來。


居家隔離生活進一步培養了消費者的網購習慣,為了減少出門和與人接觸,許多人選擇線上購買生鮮日用品、線上看房、線上問診、遠程教育。


抗疫的需要讓我們更加依賴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疫情加速了人們生活方式由線下向線上的轉變,許多未曾體檢過線上生活方式的人群,也藉助這次機會開始有新的體驗,宅經濟就這麼火了起來,隨著宅經濟一同火爆的還有這些行業。


疫情之下的“宅經濟”帶火了這些行業


疫情之下的“宅經濟”帶火了這些行業

生鮮電商


疫情期間雖然大家都宅在家,但生鮮日用品還是得用,鑑於出門買菜購物多有不便,於是許多人選擇在網上下單。尼爾森近日發佈的《戰疫人白皮書》顯示,疫情期間生鮮、日用品需求強勁,近七成的受訪者每週購買日用品/生鮮品超 2 次,同時,超八成的受訪者在線上購買過日用品/生鮮品。


網上下單的人多了,部分平生鮮電商臺甚至出現預約訂單爆滿現象,為此,平臺不得不運用共享員工、分時段下單、大量備貨等手段來應對,可見生鮮電商的火爆程度。


另外,這次疫情還為生鮮電商吸收和培養了一大批新用戶,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艾媒數據顯示,2020年1月22日-2月6日,盒馬鮮生、京東到家平均日新增用戶超過4萬。此外,叮咚買菜在本次疫情中快速崛起,新增用戶也突破了4萬。


疫情之下的“宅經濟”帶火了這些行業


艾媒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162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升至2638.4億元,同比增長62.9%。龐大的市場規模及增長潛力,將為生鮮電商帶來不錯的發展前景。


疫情之下的“宅經濟”帶火了這些行業

線上賣房


疫情之下,出門看房的人少了,許多城市的售樓處也處於關閉狀態,各地新房、二手房銷售基本停擺,導致房企在1-2月的銷售金額下滑。據克而瑞統計,2020年1月百強房企整體業績規模較去年同期降低近12%,2月百強房企單月全口徑銷售金額同比降低37.9%。


面對疫情對售樓部的衝擊,房企們紛紛發力線上賣房。據克爾瑞統計,自2月以來,已有超過150家房企以集團或區域為單位自建線上營銷平臺,恆大、碧桂園、萬科、龍湖、融創、富力、保利、金茂、華夏幸福等多家房企均在其中。


房企們陸續通過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多種形式全面啟動線上營銷。一時間置業顧問變身主播,售樓處成了直播間,VR看房、直播賣房 逐漸火爆。


這既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也能在一定程度幫助開發商提前蓄客,促進成交。而線上賣房的實施也讓恆大等房企2月份的銷售額實現增長,在市場寒冬裡成功突圍。


疫情之下的“宅經濟”帶火了這些行業

遠程教育


疫情持續了幾個月,為了保障師生安全,教育部推遲了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時間,提出“停課不停學”的倡議,鼓勵學生在家中有效利用一系列網絡學習資源,進行線上學習。於是全國約1.8億中小學生實行了遠程教育——開始在家上網課。


長期獲客難的在線教育行業,在2020年這個全民不出門的春天,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疫情期間,新東方、學而思網校、掌門一對一、作業幫等眾多在線教育平臺抓住風口,免費或優惠提供直播平臺和課程為師生服務。


此外,騰訊、阿里、百度、快手等非傳統教育公司,也進軍教育,他們與地方教育部門合作,免費為師生提供在線教育產品。


這些平臺提供的大量免費課程,不僅為師生們提供了便利,展示了其社會責任感,同時也為平臺帶來大量新增用戶,獲得了較高人氣,降低了平臺獲客成本。


在互聯網時代,遠程教育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的關注。而這也將改善線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培訓機構收費昂貴等問題。在促進教育公平的同時,也有助於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庭的孩子教育負擔。相信未來,遠程教育會越來越火。


疫情之下的“宅經濟”帶火了這些行業

在線醫療


疫情發生後,一些地區的醫院人滿為患,線下診療渠道受到較大影響,於是在線醫療變得火爆。疫情發生後,多家在線醫療平臺的線上問診量呈激增之勢。2020年春節期間,在線問診領域獨立APP日活最高峰達到了671.2萬人,最大漲幅接近160萬人,漲幅31.28%。


在線醫療服務能幫助慢性病用戶實現在線管理,複診購藥,有利於緩解實體醫院就醫壓力,避免物理空間的交叉感染。疫情期間,阿里健康、騰訊微醫、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等多家在線醫療服務平臺為患者提供問診,這些平臺也迎來了流量高峰。


以平安好醫生為例,疫情暴發以來,平安好醫生日均問診量比疫情之前增長9倍,累計訪問人次達11億次,新用戶註冊量比疫情之前增長10倍。


在線醫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通過互聯網將每個人與專業醫生、藥劑師連接起來,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疫情的到來讓更多人接觸到這種醫療方式,也有助於形成使用習慣。預計未來,“互聯網+醫療”行業將進入加速成長期。


疫情之下的“宅經濟”帶火了這些行業

保險行業


人都害怕生老病死,尤其是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中年人,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都希望自己好好活著,肩負起家庭的責任。


但我們的生活中也面臨著許多風險,比如意外事故,又比如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截止3月28日,全球新冠病毒累計死亡人數已達上萬,這背後每個家庭造成的打擊都是巨大的。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疾病離我們的距離原來這麼近。


為了避免疫情帶來的風險,我們在勤洗手、少出門、戴口罩的同時,還可以買一份保險。


保險的作用就是對家庭經濟風險的轉移和補償。


比如,買意外險是為了不幸發生意外事故時能得到保障;


買醫療險是為了生病後就醫時有足夠的醫療費用;


買壽險是為了當自己遭遇不測殘疾或去世時,能給自己或家人一筆撫卹金,讓他們能繼續生活下去。


在這次抗擊疫情行動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保險公司的身影,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中國人保、泰康養老、新華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紛紛為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免費捐贈保險。


未來,隨著大眾的保險意識不斷提高,保險行業還會持續火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