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法國足球》今年取消了金球獎評選,這本身就已經得罪了一波人,後來發起的所謂“歷史最佳陣容”的評選,更是在輿論中激起了千層浪。防線候選名單的爭議已經不少,前幾天中場人選出爐之後,再度引發熱議。

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該雜誌將中場球員按照功能分成攻擊型與防禦型兩大類,看上去比較籠統,無法精確刻畫一些能力全面的巨星。更讓人覺得蹊蹺的是,利物浦隊魂入圍了傑拉德這份榜單,他的老搭檔蘭帕德名落孫山,這個話題筆者此前的文章中已經討論過了,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在我看來還有一個人落選值得商榷,那就是德國足球上個時代的標誌米夏埃爾-巴拉克,如果雙德沒辦法一起入選,那不如把僅剩的名額給到這位意志戰車的領袖,爭議說不定還能小一些。從各個層面來看,巴拉克也配得上歷史最佳級候選人的稱號。

一.力量型球隊誕生的全能戰士

德國隊是歐洲足球史上成績最好的球隊,他們在國際大賽中的穩定性,連五星巴西都望塵莫及。如果從流派劃分上看,日耳曼人是力量型足球的集大成者,在長期與拉丁派技術流的對抗中,以其頑強的意志力創造了諸多奇蹟,即便粗線條的風格看上去不夠優美,但實實在在的成績最有說服力。

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2002年世界盃 巴拉克與克洛澤的傳跑很默契

按照這樣的邏輯來看,巴拉克是德國足球天然的代言人,作為自己所處時代最全面的中場球員,他那硬橋硬馬的鐵血風格令人印象深刻。老巴的特長是耐力好、覆蓋面廣,同時具備不錯的腳法,雖說B2B給人的感覺就是滿場飛奔掄鐵錘的,但我們不能忽視他細膩的一面,2002年世界盃上K神的那些進球,多數都來自巴拉克的精準助攻。

一般認為巴拉克所處的時代,是德國足球相對低谷的時期,老一輩的精英悉數淡出,新一代的翹楚還沒登堂入室,他一個人扛著球隊走過了最黑暗的五六年。其實只從中場這個位置上來看,巴拉克的處境同樣艱難,他要承擔的責任超過了過去同位置的國腳。

從貝肯鮑爾出道開始算起,德國足壇一直不缺少技術好的中場球員,所以不存在所謂B2B扛大旗的情況。無論是內策爾、奧弗拉特,還是舒斯特爾、哈斯勒,乃至埃芬博格、紹爾與託尼-克羅斯,都是智慧型精細流充當中場大腦,強覆蓋的球員只需完成無休止的輸出即可。在舒斯特爾因個人原因遠離國家隊的80年代,光靠馬特烏斯等人支撐,聯邦德國的中場就曾面臨嚴重的危機,換了很多人效果都不太好。

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巴拉克與弗林斯的組合創造力有限

巴拉克開局就是地獄難度,他帶隊的時候身邊沒有這樣的組織者,所以單體要身兼數職。另外他自身也沒法勝任那種專職傳威脅球的前腰,單純作為偏防守的工兵又屈才了,如果一個教練想充分發揮他的能力,就必須加大其工作量。

他這種類型的頂級球星,在德國足球史上並不多見,反倒是與早年的貝皇比較相似,貝肯鮑爾出道的時候就踢中場,直到1972年歐洲盃前後才改踢全職自由人。他的身邊有奧弗拉特這樣技術好又能控場的搭檔,自己就可以沒有顧慮地向前完成輸出,1970年世界盃對陣英格蘭的關鍵進球,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打進的。

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綜合評價來看,巴拉克自身的能力,足以與那些入圍榜單的人抗衡。每個人的風格都有區別,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法國足球》要想一碗水端平,就應該適當開放候選名單的人數,反正最後只能選出11個人,沒必要在預選階段就引發口水戰。

二.13個亞軍頭銜無礙他的歷史地位

在巴拉克還沒退役的時候,他就成了足壇最有名的“失敗者”,13項主流賽事的亞軍頭銜,就是最直觀的體現。有些評論人士認為,作為敗軍之將他的歷史地位高不到哪去,被低看也在情理之中,但筆者不這麼認為。

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2002年世界盃決賽 巴拉克只能作壁上觀

如果說貝利這樣的巨擘率領各種夢之隊拿了一堆亞軍,這會成為他的汙點,但巴拉克的情況完全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亞軍頭銜甚至會成為他的加分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2年世界盃與2008年歐洲盃,這兩屆大賽德國隊的陣容都不怎麼樣,韓日那次甚至算是豪門中的“下狗”。但就是這樣一支平民球隊,生生被巴拉克拖著進了決賽,最終球隊在他停賽的情況下不敵巔峰3R,這本身也沒什麼丟人的,更像是疤痕鐫刻的勳章。

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2008年那次也差不多,雖然克林斯曼的球隊兩年前在本土書寫了童話,但球隊實力就那樣,到了歐洲盃前也沒有多大改善。誇張一點說,要不是巴拉克在對陣奧地利的比賽中打進制勝球,他們就連續3屆歐洲盃小組出局,勒夫估計也下課了。 最終球隊打進決賽不敵巔峰西班牙,這也沒什麼可說的,巴拉克完全可以昂首退場。

2001-02賽季在藥廠的那個歐冠亞軍,也有可圈可點之處。雖說當時球隊實力強勁,在德甲、歐冠、德國杯三線都有爭冠機會,但面對百年慶典之際的銀河戰艦,多少還顯得差點意思。事實上整場比賽巴拉克領著球隊踢的還可以,要不是齊祖的天外飛仙,以及聖卡西的高接抵擋,最終鹿死誰手都不好說。

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2002年歐冠決賽 巴拉克與齊達內

一個人亞軍拿得多,你可以說他命不好,或者心理素質不佳,但巴拉克的情況確實不太一樣。如果沒有他充當核心,上述這幾次球隊根本走不到最後,這樣的亞軍完全是鍍金的履歷。

三.名單中的前輩太強是他落選的重要原因

在之前分析蘭帕德的時候,筆者提到官方20人的候選名單中,有些人的資格值得商榷。像老蘇牙壓根不屬於這個類型,瓜迪奧拉的球員成就不足以躋身歷史榜單,這顯然也是導致巴拉克落選的原因之一,不過最讓他頭疼的問題不在此。

酷似早年貝皇的巴拉克無緣歷史最佳候選?他的成就被大眾低估了

像德國這種巨星輸出大戶,肯定有類似位置的前輩會讓巴拉克“很難受”,比如這份榜單中的舒斯特爾與馬特烏斯。老馬沒什麼好說的,早年踢中場後來踢自由人,都有歷史級的發揮和成就。舒斯特爾從稟賦上明顯勝過巴拉克,作為後腰沒有短板,技術層面還有一定優勢,更何況他在國家隊曾經橫空出世,20歲就把荷蘭人打得懷疑人生,成為了1980年歐洲盃冠軍的絕對功臣。

在這兩座大山之下,巴拉克要想擠進名單就顯得很困難,畢竟評委會也得考慮到國別的平衡,除非你是巴西那種“不能刪掉”的天才,否則都有可能成為妥協的犧牲品。當然在一代球迷的心中,他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也許這就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