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看巴西丨巴西重回聯合國飢餓版圖 各方助力“讓新年不在飢餓中度過”-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近日巴西環球電視臺播出了一段里約熱內盧州貧困家庭的採訪,觀後令人淚目。巴羅斯是一個拾荒者,每月靠撿拾垃圾中的空罐頭盒賣錢,每月收入大概有20到30雷亞爾(約合24元至36元人民幣),但這些錢無法保證全家6口人每天能吃到一頓飽飯。節目拍攝時正值中午,巴羅斯全家吃著當天唯一一頓飯——麵條。當記者問巴羅斯的妻子,能吃飽嗎?她不好意思地說,差不多。巴羅斯則坦言,食物僅夠孩子們果腹,自己還餓著。電視畫面中,孩子們吃飯用的是垃圾堆裡撿來的塑料冰激凌盒和鋁製的盤子。

疫中看巴西丨巴西重回聯合國飢餓版圖 各方助力“讓新年不在飢餓中度過”

  △巴羅斯家5歲、4歲和2歲的孩子,另外1個還只有1個月大(圖片來自環球電視臺)

  巴西 今年底極度貧困人口數將達1470萬 重回聯合國飢餓版圖

  隨著新冠疫情的加重,拉美地區已經成為全球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比斯利疫情期間在對拉美進行訪問後指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狀況的人數預計將增加269%,生計無著人數將從2019年的430萬,增至2020年的1600萬。

  世界糧食計劃署是聯合國所屬最大的人道主義救援機構,按照其制定的標準,一個國家在5%以上人口處於極度貧困的飢餓狀態時,這個國家便被劃歸聯合國飢餓版圖。據聯合國的估算,今年底巴西極度貧困人口數將達到1470萬,相當於全國7%的人口。巴西重回聯合國的飢餓版圖。

  分析報告認為:除疫情外 多個因素致貧困人口激增

  2010年,世界糧食計劃署曾向當時的巴西政府頒發了“世界反飢餓獎”(World Champion in the Fight against Hunger),以表彰該國在國內和國際反飢餓方面發揮的作用。2014年巴西曾一度將極度貧困人口減少到總人口的4.5%,隨後幾年這一數字又逐年增加。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後,巴西極度貧困人口新增540萬。一項針對聖保羅最大貧民區的調查顯示,711個受訪家庭中,68%因疫情家庭收入銳減,42%的家庭無法保證一日吃三餐。

  在巴西致力於對抗飢餓和貧窮20年的“行動援助”組織近日發佈的分析報告認為,除了今年新冠疫情的因素,巴西近年來在對待糧食安全、營養結構等問題上的消極態度,自然生態的人為破壞,以及基本食品價格上漲和對窮人緊急援助的減少都加劇了當前極度貧困人口激增的態勢。

  “讓新年不在飢餓中度過” 各方助力為饑民提供每日一餐

  世界糧食計劃署駐巴西代表丹尼爾•巴拉班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飢餓的黃燈已經亮起,我們要抓緊時間攜手扭轉當前的局面”。巴拉班認為2014年前後巴西與世界糧食計劃署合作,成功使5000萬人擺脫極度貧困,令巴西脫離飢餓版圖,但成功需要政策的連續性,需要全社會的努力。為此,世界糧食計劃署正在為拉美地區不能到校上課的兒童提供帶回家的口糧,並提供代金券和現金,使極度貧困人口可以在當地商場購買食品和防疫用品。

疫中看巴西丨巴西重回聯合國飢餓版圖 各方助力“讓新年不在飢餓中度過”

  △圖片來自BBC Brazil

  此外,巴西媒體也助力減貧。當地電視臺和報紙在報道此類新聞時,都會在新聞畫面最後和報紙新聞版面下方附上捐款的方式。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也行動起來為饑民每天能吃上一頓飽飯而努力。

  物理治療師佩德羅•博爾赫斯夫婦從4月份開始,在自家做好飯菜,每天定時提到街上分發給無家可歸的窮人。後來漸漸的排隊領飯的人越來越多,博爾赫斯夫婦二人在網上發起了“疫情不是飢餓的理由”的倡議。一家因疫情停課的大學免費提供食堂和炊具供他們使用,不少市民也趕來幫廚和分發食物。

  △佩德羅•博爾赫一家和志願者在學校食堂為饑民提供免費午餐

  多家曾經為2014年巴西脫離聯合國飢餓版圖做出貢獻的社會團體今年在疫情期間再次行動起來,他們發起了為饑民募捐的項目,目標是在年底前為極度貧困人口籌集1000萬雷亞爾(約合1300萬人民幣)。他們的口號是:讓新年不在飢餓中度過。(總檯記者 湯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