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紫禁城歷史的縮影

北京是皇城,皇城的皇城是紫禁城。說來話近,民國時將宣統逐出後,將這個大院子用作博物院,凡國民都可以去參觀。於是,紫禁城裡就永遠有走著的國民和坐著的國民,坐著的是走累了的國民。只要紫禁城裡不通汽車,大院子裡就永遠有走著的國民和走累了坐著的國民,因為紫禁城大,而且不可能改小。

這個道理,老吳是早就想通了的。

老吳想不通的是,老吳當時在珍寶館外的公共廁所外排隊,生理上有點兒急,所以忽然想不通早年皇上太監三宮六院御林軍上朝的文武大臣,這麼多人每天在哪兒上廁所?老吳懷了這個心,專門來了三個禮拜天的故宮,結論是當年沒廁所,因為考察下來,現在的公共廁所,都是將當年的小間屋改建或新建的。

老吳於是很替皇家古人擔心。

老吳從學術的立場上對吃的問題不擔心,但一吃旦吃了,排洩就是一定的了,這個肯定的問題怎麼找不到肯定的解決空間呢?吃在皇家不成問題,排洩在老吳的心裡倒是個問題了。

老吳於是去找老申。老申八十了,當年在宮中做過粗使太監,現在孤身一人住在朝陽門內大街。老吳找到老申,請教了,老申細著嗓子說,嗄,用桶,桶底鋪上炒焦了的棗兒,屎砸下去,棗兒輕,會轉圈兒,屎就沉到底下。焦棗兒又香,拉什麼味兒的都能遮住。宮裡單有太監管把桶抬出去。

老吳問抬到哪兒去?老申說抬出宮去。老吳又問抬出宮再抬到哪兒去?老申就支支吾吾,說自己不是幹抬屎專業的。這幾年太監成了國寶,經常上電影,老申回答不了老吳的問題,有點掛不住,就轉了話題透露老吳太監也有性生活的秘密。

回家後,老吳一邊兒感嘆焦棗兒糞桶的實際與氣派,一邊兒到街上公共廁所解決一時之私。

北京人稱公共廁所為官茅房。老吳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最早的街上廁所是官家修的,所以叫官茅房。但這個“最早”早到什麼時候,老吳還沒考證出來。明清還是民國?也許元大都的時候就有了?總之發明權不在人?民政府,要不怎麼不叫人民廁所呢?

公共廁所的八個坑兒蹲了四個,都是熟鄰居,正議論宣武區虎坊橋新蓋了個官茅房,有個小子沒房結婚,連夜把男廁所的坑兒填了當洞房,今兒一早大家夥兒一推門,新娘新郎兩口子正度蜜月呢!

正笑著,老吳旁邊兒的人問老吳,你有富餘的紙嗎?

老吳明白旁邊兒這位沒帶擦的紙,就直起腰掏兜兒,一掏,才知道自己也沒帶,就問另外的人,您帶的紙有富餘嗎?

問來問去,原來四個人都沒帶紙,就又聊起來,等等看再有人來的結果。

果然又來了個人,大家不好意思先問,等那個解了褲子蹲下,老吳問您帶的紙有多嗎?我們幾個巧了都忘了帶紙。那人一驚,說,壞了壞了我以為這官茅房裡有人就有紙就進來了。

五個人都不說話,聽隔壁女廁所有人聊天,也是沒辦法。

等了近一個鐘頭,官茅房裡居然再沒有進來人。大家開始抱怨政府,說官茅房裡應該有紙給大家用嘛。老吳說,自己沒帶就說自己沒帶,政府管天管地還管擦屁股紙?政府還給你們焦棗兒呢!其他四個人看著老吳,不明白“焦棗兒”是什麼意思,也不明白老吳怎麼突然站起來了。

老吳繫好褲子,說,我的晾乾了。

——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