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如果說昆明的夏天屬於散文和檸檬,屬於和煦和慵懶,那麼昆明今年的秋一定是屬於小雨和毛衣,以及手中的那碗冒著騰騰熱氣的餌絲、米線或是麵條。


食物隨著滾燙熨帖的湯水一下肚,整個人都暖了起來,就連最普通的生活氣息,也變得細膩又浪漫。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胖友安利給大喜的這家僅有30㎡的何嬢嬢耙肉餌絲,卻是西苑周邊居民和上班族之間口耳相傳的口碑好店


門頭很小,只容一人通過,甚至還貼著隔壁賓館的住宿燈箱廣告。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走進店裡,方覺門庭若市。各個年齡段的客人都有,人們在品嚐手中風味小吃的間隙閒聊談笑,是生活中最簡單平常的樣子。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店主何嬢嬢雖然是一個缺了右手的殘疾人,但為了保證口味正宗,掌廚還是親力親為。哪怕小店生意火爆,也只是僱用幾人端碗收拾。


“我家客人都很好呢,看到我的情況,

等餐的時候也不會催我說趕緊做。”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客人中不乏有大理到昆明打拼的,說起他們家店也能頭頭是道地說出個一二三四五來:


“這家店在我們彌渡叫太花供銷社早點店

可以說是我們彌渡人心裡頭的白月光

基本上個個都吃過~

沒想到來昆明,還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老闆,耙肉餌絲來一份!”

“何嬢嬢,老樣子嘎!”

“何大姐,耙肉餌絲再多加個帽,幫我打包!”


他家小吃品種豐富,但就像店名寫的,招牌還是那一碗耙肉餌絲

聽何嬢嬢講,從早上7點開始有人來吃早點,基本到中午11點耙肉餌絲就賣完了,後來看到客人需求量大,多進了些豬肘子肉,才堪堪能賣到12點多。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她家用的豬肘子肉也有講究。

因為何嬢嬢在彌渡開店時間久了,與菜市街老闆們相熟。每逢街子天,豬的質量比較好,當地人就會直接把肘子肉留下來運到昆明,給何嬢嬢家做餌絲用。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除肘子肉外,為保證口感的正宗,店裡的餌絲乃至酸醃菜,都是從大理彌渡運上來的。


“我家就是城鄉結合的風格,做的是原汁原味,沒有其他多的呢添加。”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兩天昆明太冷了,所以當這一碗分量十足又透著暖意的耙肉餌絲拿到手,大喜就忍不住先幫你們品嚐康康了。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吃餌絲前記得先喝一口原汁原味的骨頭湯,別看這湯頭清淡,品嚐的就是這口鮮字!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喜歡口味重的小夥伴們也可以自行到調料臺,彌渡大蒜製作的蒜油、彌渡運上來的酸菜、自己做的蓮花白、精華所在的油辣子和芝麻油……還原最正宗的大理風味。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區別於曲靖和騰衝的細餌絲,以及昆明的粗餌絲,他們家餌絲粗細均勻適中,吃起來不硬也不粘牙,反而十分軟糯。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配上鹹鮮的湯底和香辣的調料,整碗餌絲集鮮、香、辣於一體

,口感豐富。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瘦肉細嫩不塞牙,肘子皮爽滑香濃卻不肥不膩,在這樣的天氣裡吃一口,幸福到像貼了好幾張暖寶寶一樣~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有人每天都來吃,但不一定每天都是吃餌絲,來的大部分還是熟客”,何嬢嬢一邊嫻熟地為食客準備米線,一邊跟我聊天。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因為耙肉餌絲銷量極好,很多食客到店時售罄了,就會選擇他們家其他小吃,是否和耙肉餌絲一般美味?大喜我也一一點了幫你們試過了。

酸辣餛飩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酸辣餛飩可以說是除了耙肉餌絲外,大喜最喜歡的人間真絕色!

餛飩皮薄餡大,一個勺子都裝不滿,輕薄的餛飩皮透著肉色,在酸辣鮮紅的湯底裡,如一個個花骨朵輕漂著。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攪拌開來,這碗餛飩酸度、辣度都都剛剛好,不算特別霸道,卻剛好地十分美味。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一口吸溜進整隻餛飩,餛飩皮、鮮美肉餡和酸辣湯汁共舞滑過喉間,酸辣暖和到鼻尖冒汗。重口味如大喜,也只想感嘆一句:酸辣餛飩,永遠滴神!


涼米線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雲南人好吃米線,各地米線風味也不盡相同,玉溪米線佐料豐富豆香濃郁,昆明米線鹹香之餘帶有絲絲酸甜口味,那何嬢嬢家這碗大理風味涼米線就更不可錯過了。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涼米線鹹味、辣味較重,帶有微微酸調,口感較之其他種類米線更加柔和,肉帽大小剛好,隨著米線瞬間消弭於唇齒間,十分爽口!


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酸醋是何嬢嬢自己釀的木瓜醋

,健康低卡之餘還帶有淡淡的果香,一定要來試試嗷~

燜肉滷麵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作為一個忠實的燜肉黨和滷麵黨,這碗滷麵當然是大喜的必嘗之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何嬢嬢家的滷麵,以大理彌渡風味為主,配料超級豐富,花椒油、油辣子、芝麻油、酸醃菜、花生碎、韭菜、蔥花、甜醬油……

最絕的是她家滷麵還是寬面,吃起來口感柔韌有很濃郁的醬香味,不甜不油膩,燜肉肉質緊緻、肥瘦得當,拌在麵條裡入味之餘,莫名帶有一股“家的味道”。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嬢嬢家還有小鍋米線、米幹以及各種不同肉帽,這麼多年來,菜品雖沒有太多變化,但即使每天都來吃也不會感到膩味


大喜吃完離開時,不過一點左右,但店裡的湯底,肉帽基本已經全部售空了,但還是有客人絡繹不絕地前來。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我家的骨頭湯即使當天賣不完,也會倒了,不留過夜湯。”何嬢嬢的女兒一邊過來幫忙收拾一邊和我聊道。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而且店裡的餐具也都是認真消過毒的,我自己在外面吃東西最怕不衛生不乾淨,還是希望來我們家的客人都能吃個放心。”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那麼你以後會來店裡來工作,傳承家裡面的手藝嗎?”

“我現在在醫院上班,午休會過來幫忙。

我媽還是尊重我,覺得我做什麼都可以。

不過我覺得我還是會繼續賣,家傳的老味道不能丟...”


這家30年老店把大理彌渡風味搬上了昆明,每天3點就關門


質樸而美好的煙火氣,往往不在高檔酒樓,這樣其貌不揚,卻傳承多年的人間至味,才是街頭鄰里秋冬最放不下的一口熱氣騰騰老味道。


小Tip:

1.小店最晚只營業到下午3點,想吃耙肉餌絲要早點去。

2.老闆何嬢嬢右手殘疾,等餐食請體諒,不要過於催促,好味道值得耐心等待。

3.個人建議吃耙肉餌絲先吃原湯原味的再加調料,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部都要嘗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