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嬴驷却为何要杀掉商鞅?

我们知道秦国依靠商鞅变法迅速崛起,使秦国迅速强大。其实纵观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历史可以看到秦国基本上处于一种不败的地位,这其中不得不说商鞅变法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秦国大力奖励耕战,秦军在战场上见到的不是敌军,而是自己的军功,人人敢战,人人敢死。然而,变法大成之日,这场变法的缔造者,商鞅也就黄泉路近了。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嬴驷却为何要杀掉商鞅?

秦孝公死后的同年,秦惠文王车裂了商鞅,但却有护住了商鞅之法。关于这件事《史记》上是这样记载的“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 史记》将商鞅之死归罪于秦国宗室的商鞅的怨恨,秦惠文王时被迫杀了商鞅的。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到觉得,商鞅是有多原因的,《史记》中说宗室怨恨,是原因之一,商鞅变法,大肆奖励耕战,匹夫可建功,奴隶可得爵,这无疑是触犯到了贵族奴隶主的利益。这还不算,商鞅变法还废除了贵族的世卿世禄制,这更是直接挑战秦国贵族权贵的势力。而贵族当中,最有实力的当属宗室,他们与国君有血缘的联系,与君权也可能关系微妙。特别是国君年少时,不说能够左右国君,至少也会影响到国君的判断。事实上,后来诬告商鞅谋反的正是秦孝公的兄长,秦惠文王嬴驷的伯父。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嬴驷却为何要杀掉商鞅?

其二,小编认为商鞅之死也是因为商鞅变法二十年间,开府领事,国政大事尽出于商君府。商鞅也已经权倾朝野(虽然这个词不太好听),他有这自己的一方势力,而秦惠文王则是少年君主,臣强而主弱,这也让秦惠文王对商鞅动了杀机。《战国策》有着这样的记载“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此时嬴驷眼中商鞅,就好像刘禅眼中的诸葛亮,万历眼中的张居正,顺治眼中的多尔衮、康熙眼中的鳌拜......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嬴驷却为何要杀掉商鞅?

其三,或许杀商鞅也有孝公的授意,同样也是《战国策》当中还有秦孝公曾经想要把君位传给商鞅的记载。虽说当年孝公求贤令曾经说过“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但是在中国古代家天下的时代,一个像秦孝公这样雄才的君王是不可能愿意把土地分给别人的。一个有为的君王,一定是个野心家,为了国家他可以“质子杀儿,在所不惜”,但土地就分寸不让。也有可能孝公说把君位传给商鞅只是试探,脑补一下,说话的时候或许也以藏好了刀斧手,投盏为号......商鞅一力辞谢才逃过一劫。秦孝公一时心软放过了商鞅,为防止自己身后商鞅专权,他在死前授意除掉商鞅也在情理之中。

其四,这也是嬴驷的一点私心吧。当年他当太子的时候触法,他的老师也是他的伯父公子虔受到了处罚,其后,公子虔犯法后处以劓刑,这样看来商鞅当年在变法的时候就已经得罪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嬴驷,公子虔被割了鼻子,嬴驷也觉得是被自己所连累。杀商鞅同样也是在位自己报私仇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嬴驷却为何要杀掉商鞅?

嬴驷杀了商鞅,却留下了商鞅的新法,留下了商鞅留下的所有东西,除了商鞅。商鞅死了,秦国却依靠他的新法强大了起来,其后一百四十年的时间里,秦国一步步蚕食鲸吞六国的土地,最终一统六国。或许,在嬴驷的内心其实是敬佩商鞅的,商鞅作为一个外来仕子能够为秦国富强不惜身家性命,不留后路,披肝沥胆得罪秦国氏族,实在令人敬佩;嬴驷的内心也是感激商鞅的,他所接手的强大秦国是他的父亲孝公与商鞅一同创造的,或者说一大半是商鞅创造的;嬴驷的内心对商鞅也死有愧的,虽说商鞅为秦国贡献极大,但嬴驷为了自己坐稳君位却又不得不杀了商鞅。或许护住商君之法是对酒泉之下的商君最好的慰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