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多民族玻利維亞國(西班牙語: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簡稱玻利維亞,是位於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周邊與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相鄰,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拉巴斯。全國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其中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米,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玻利維亞在13世紀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538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5年8月6日獨立。

那麼開始今天的表演!

烏尤尼鹽沼——天空之境

世界上最大的鹽沼,一萬多平方公里,無邊無際。因為在高原山上,周邊特別的空曠,也沒有什麼建築物,視野最佳,是所有天空之鏡中天堂感最強的。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反射率之高,超乎你的想象,超完美鏡面反射,天地一線,完美融合。有些照片就算是倒轉過來也毫無違和感,真是難辨天地。可以穿淺色衣服小清新,也可以鮮豔衣服玩文藝,隨心情,想擺什麼姿勢就擺什麼姿勢拍照。神話般的存在!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挪爾肯普夫墨卡多國家公園

挪爾•肯普夫墨卡多國家公園佔地面積1523000公頃,是亞馬遜盆地面積最大、人類痕跡最少的國家公園。整個公園海拔從200米到約1000米的高度,跨度很大,因而造就了挪爾•肯普夫墨卡多國家公園豐富的地貌,從塞拉多大平原到森林到高山常綠亞馬遜森林。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公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億年前的前寒武紀年代,公園生物物種豐富多樣,包括4000多種植物、139中哺乳動物、620種鳥類、74中爬行動物、62種兩棲動物和254種魚類以及地球上大量繼續繁衍生息的瀕危植物物種。挪爾•肯普夫墨卡多國家公園是熱帶地區最大的沒有受到人類破壞野生地,這裡特殊的自然環境為各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公園內的熱帶雨林、清澈的河流、奔騰而下的瀑布、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構成了玻利維亞東北部一幅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象。

科羅拉達湖

玻利維亞西南部(接近與智利的邊界處)有一片紅白相間的淺灘鹹水湖,這就是著名的紅湖。又叫科羅拉達湖。主要由於湖水含有紅色礦物質,因此從遠處往湖望去,會看到湖水一片紅色。位於湖中的硼砂組成白色小島嶼,散佈在富含紅色藻類紅色的湖面上,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為紅色藻類加灰白硼砂的雙色湖。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紅湖的紅湖色是由於一些紅色的沉積物和藻類在湖中的映襯,再加上由於湖水中富含鈉、鎂、硼砂、和石膏等物質,一些浮游生物得到了很好的生長,所以使得整個湖水被染上了淡淡的紅色。1971年,拉姆薩爾協會簽署決議,紅湖成為國際拉姆薩爾溼地公約(Ramsar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中的一員。該湖也是愛德阿都·阿瓦羅·安第斯動物群國家保護區(Eduardo Avaroa Andean Fauna National Reserve)的一部分。

紅湖還是火烈的棲息地。湖中的藻類為罕見的詹姆士火烈鳥以及智利火烈鳥和安第斯火烈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所以它們都會在湖邊做窩。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超過50種鳥類也將自己的家安在紅湖。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薩邁帕塔考古遺址

薩邁帕塔考古學遺址由兩部分組成:愛爾福厄特遺址位於玻利維亞境內安第斯山脈的東側,海拔高度大約在1900米左右;而小城薩邁帕塔遺址則位於科恰班巴市和聖克魯斯廠中間,這兩處遺址大約相距6公里。整個建築群方圓大約40公頃,1998年12月2日,在日本東京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委員們將其列為“世界遺產”。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遺址中有很多雕刻,相信是古代城鎮(公元14至16世紀)舉行儀式的中心,南部山區的山脈構成行政區域和居住區域。城鎮居高臨下,眾多雕刻的岩石是獨特的,它見證了史前的傳統和信仰,在美洲的其他地方還沒有類似的東西。考古人員在生長著濃密的半熱帶植物的岩石下方,發現了一個考古建築群。薩邁帕塔考古遺址中,清晰的揭示了印加人舉行儀式的中心所在地以及從高原上和東部低地地區遷徙過來的早期居民的住宅遺址。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位於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被稱為“高原明珠”。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凍,處於內陸而不鹹。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勢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湖面達海拔3821米,湖水面積大約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處達280米,平均水溫13℃。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湖中有日島、月島等51個島嶼,大部分有人居住,最大的島嶼的的喀喀島有印加時代的神廟遺址在印加時代被視為聖地,至今仍保存有昔日的寺廟、宮殿殘跡。的的喀喀湖區域是印第安人培植馬鈴薯的原產地,印第安人一向把的的喀喀湖奉為“聖湖”。周圍群山環繞,峰頂常年積雪,湖光山色,風景十分秀麗,為旅遊地。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的的喀喀湖的四周雪峰環抱,湖水不斷得到高山冰雪融水的補充,故而湖水不鹹;又因為湖泊地處安第斯山的屏蔽之中,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了冷氣流的侵襲,湖水故而終年不凍。的的喀喀湖富魚產和飛禽,湖中魚蝦眾多,島上水鳥麋集,湖底和香蒲周圍生長著茂密的水草,水中游魚嬉戲。

蒂瓦納科文化的精神和政治中心

蒂亞瓦納科遺址是玻利維亞印第安古文化遺址,位於南美洲玻利維亞與秘魯交界處的的的喀喀湖以南約20公里處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原來古城就建在湖邊,後來因湖水逐漸退去,所以現在發現的遺址已遠離湖畔20公里。蒂亞瓦納科遺址集中著大批宗教建築、繪畫雕刻以及高度發展的古印第安文化。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此遺址是由重達幾十噸甚至數百噸的巨石嚴密砌成,遺址中的斷璧頹垣、巨型的石雕像、石碑、綿延的石牆和散落在各處的巨石,都能使人想象得出當年這塊宗教勝地的繁榮景象。太陽門是美洲古代最著名的古蹟之一,是蒂亞瓦納科文化的傑出範例。阿卡帕納金字塔是遺址中最大的建築,塔底平面呈長方形,長180米,140米。塔身是藉助於一個小山丘,外層砌上石塊而建成的,塔頂上有幾個不同形式的建築遺蹟。還有一個類似地下蓄水池的建築。金字塔不僅建築雄偉壯觀,在塔身的石板、石塊中還有許多精美的人形石雕神像。根據畢生研究蒂亞瓦納科文化的玻利維亞學者用天文黃赤交角推算,該古城可能建於1萬7千年前。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蘇克雷古城

蘇克雷(Sucre)是玻利維亞法定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卡奇馬約河谷地,被兩座山峰所包圍,一個是斯開斯卡山,另外一個是群克拉山。蘇克雷海拔2790米,因市內主要建築和居民住宅均呈白色,故該城有“白色城市”的美譽。蘇克雷城原為印第安人村落,名為丘基薩卡。蘇克雷城建築在一個開放、通暢的直角格中,廣場正南是白色的新古典主義樣式的建築物“自由之家”。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古城蘇克雷在民族獨立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它又倖免於戰火的摧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白色城市”蘇克雷,如今正靜靜地刻寫著歷史的年輪。由宗教團體創建的眾多的塔和鐘樓與紀念碑相結合,共同形成了多樣的風格,如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混合式、新古典主義和古典主義。蘇克雷城的建築通常是白色的,並且用磚角、陽臺、鑄鐵的花格圖案和木製的百葉窗,在建築上融合了拉丁美洲當地風格和從西班牙引入的外來風格的成功的,是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之一。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奇基託斯耶穌傳教區

奇基託斯耶穌傳教區位於聖克魯斯省境內的西南部,據說是10個“降職”的耶穌會教士在16世紀由於受到了哲學家理想城市觀念的影響,於1696年到1760年在前奇基託斯領地上建立傳教會,傳道會結合天主教和傳統建築,是由聖弗朗西斯科哈維爾、康塞普西翁、聖阿尼婭、聖米格爾、聖拉斐爾和聖霍斯六個城堡組成的遺產。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這六個城堡之間由公路相連接,同時也有發達的鐵路相通。這裡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約是500米,這些城堡代表了在17世紀和18世紀期間興起的耶酥傳道會的發展演化歷程。這塊受到特殊保護的領域只允許當地土著人口的出入,因此也只有當地人才有權享受到大規模的政治和宗教獨立運動。這些傳道會的存在獨一無二地證明了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意義重大的有關社會文化方面的進步的活動。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天空之鏡——無法言語的美麗(玻利維亞)

到更遠的地方看看,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體驗

中商非凡之旅

探索更多南美之旅,體驗非凡旅行,關注公眾號中商非凡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