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摘編】企業文化經典模型及實施的核心方法

【管理摘編】企業文化經典模型及實施的核心方法

那些偉大的領導者、偉大的公司、偉大的組織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因為他們所具備的能力,還因為他們的個性……——卡莉·費奧瑞納

世界上一切資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種資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任正非

企業裡員工的習慣已經是定型的了,而習慣又造成了慣性思維,所以很多企業不是沒有文化,而是沒有好的文化,或者沒有CEO 理想狀態下的文化。—— 李楠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線,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當公民社會不再依賴皇權或神權來鞏固它的底座文化,歷史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龍應臺

企業文化作為管理領域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其在凝聚人心、激發活力,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 成為支撐企業基業長青的內在因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為中外大多數企業家的共識。然而,現實中很多企業的文化建設依然面臨著重重困難。

根據企業文化大師沙因的理論,企業文化的兩大功能即為內部整合和外部適應。內部整合針對企業文化對企業內部團結力凝聚力的作用,外部適應則針對企業文化對企業形象和聲譽的影響。由此,企業文化系統可劃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管理摘編】企業文化經典模型及實施的核心方法

精神層(核心層)

主要包括企業願景、使命、價值理念體系、精神作風體系等內容,精神層是企業文化深層次的、具有隱性特徵的內核,決定了文化的其他層次。

制度層(中間層)

企業文化的中間層次,主要指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員工對這些規章制度的認同程度,制度層對精神層具有維護、支持作用。

表象層(物質行為層)

主要包括企業的外觀環境、產品外觀、服務表現,以及員工行為、典型人物形象等內容,表象層是企業文化的表層部分,是制度層和精神層的外部顯現。

社會層(對外傳播層)

主要指社會對企業的認同,企業對社會的態度,企業和社會交往的情況。

社會層是企業文化的外溢,企業同其社會環境相互反饋形成的價值體現,是企業文化對外傳播的 現,企業文化的運行是通過社會層、表象層、制度層、精神層四個層次而發生作用的,精神層文化是企業文化的基礎。它是組織成員在組織誕生之初便開始思考,並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經營環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進而逐漸形成的穩定的、默契的、共同的認識。在精神層上產生制度層,包含著制定制度、宣告制度兩項工作,反映出制度制定者不同的立法初衷。因而制度層既是精神層的體現,也是精神層的保障。制度成了維繫組織運行的紐帶。

表象層是對精神層、制度層的進一步延伸。制度約束的結果直接導致了組織成員行為的一致性,並由 此產生三個方面的影響:展示企業形象,達成經營業績,體現效率和作風。

社會層體現著組織與社會的互動。企業向社會展示企業形象,並通過社會交換取得經營業績,這使企 業的追求和價值最終得以實現,也使企業文化成為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通過與社會的相互反饋不斷更新自己,保持健康的發展。

雖然上述文化各個層次的總目標都是推動企業的發展,但不同層面有其不同的目標,在具體目標上會 有衝突,有時是根本性的衝突。社會層的目的是企業通過與社會的互動來獲得利潤;物質層的目的是企業運轉的過程順暢並節約實際成本;而制度層則主要為了匡正員工行為,並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向公眾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精神層則幫助企業以固有的模式取得成功,通過建立習慣反應提高效率,節約時間。因此企業經營管理中方方面面的問題可以反映到文化上,通常表現為四個層次的脫節,例如,精神層與社會層脫節表現為企業文化宣傳很強勢,但是對待客戶差強人意,存在極大落差;精神層與制度層脫節表現為雖然宣稱團隊精神,但是業績考核以個人為導向;精神層與表象層脫節表現為員工中間的不文明行為;制度層與表象層脫節表現為制度形同虛設;社會層與表象層脫節表現為宣傳上是熱熱鬧鬧,經營上卻不十分令人滿意。因此,從企業文化四層次模型出發,基於四層次、六個關係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關係來為企業進行文化診斷。

企業文化的貫徹落實體現在組織層面,則可以理解為文化與管理的結合,通過企業文化理念深耕於企業管理體系,實現企業文化的柔性引導與制度的剛性管理相結合,使企業文化成為解決管理問題的有效途徑。

瑞士著名教授丹尼爾•丹尼森(DanielDenison)對全球1500 多家企業的研究表明:四大文化特徵——適 應性、使命、參與性和一致性(involvement, mission, adaptability,consistency)對企業的業績影響重大。利 用統計學工具精確檢驗之後發現,四大文化特徵在提高企業總體業績、銷售額、資產收益率、利潤、質量及員工滿意度方面都發揮了驚人的作用。企業文化評估團隊以丹尼森的文化診斷模型為基礎,開發出了適合中國企業的“IMAC”組織文化模型。

企業文化組織層面IMAC模型可以協助企業診斷企業文化在組織層面的落實和執行情況,為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依據,該模型從以下4個方面12個維度展開:

使命感:主要是指公司把握長期目標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能力,使命能幫助員工瞭解工作的目標及其每日工作的意義。

1)戰略願景:企業制定清晰有效地戰略願景,並能夠號召全體員工為願景實現而努力

2)文化價值觀:文化整體落地,能夠指導員工行為

3)企業責任:主要指企業社會責任,企業自身注重社會責任履行,並能鼓勵員工參與公益活動

適應性:主要是指公司對外部環境(包括客戶和市場)中的各種信號迅速做出反應的能力。高適應性 能提高公司在變動環境下的生存和發展能力。

4) 組織學習:組織注重內部學習氛圍的建立,並能夠引進外部資源;

5)創新變革:注重創新戰略,並能夠營造創新氛圍,為創新提供支持;

6)客戶導向:以客戶為本,創造和引導並滿足外部客戶需求,並強化內部客戶意識。

參與性:主要是指公司重視員工需求,建立平等、和諧的組織氛圍的能力。高參與性能提高員工的認同度和自治力,從而提升決策質量和執行效果。

7)團隊導向:注重團隊建設,明確團隊目標,打造相互信任、互助合作的團隊氛圍;

8)領導力:領導者能夠以身作則,充分授權;

9)員工關愛:注重組織公平、員工發展、員工參與,領導者能夠及時給予員工個性化的關懷;

一致性:主要指公司通過一系列組織管理手段,完成整合、協調和控制的能力。高一致性能夠促進員工在組織約束下展開行動,形成有效的內部治理機制。

10)協調配合:組織上下能夠順暢溝通,部門之間能夠很好的溝通協作;

11)員工關愛:注重組織公平、員工發展、員工參與,領導者能夠及時給予員工個性化的關懷;

12)管理控制:組織具備便捷高效的管理系統,並能夠做到靈活管控,給下級公司適當的授權和資源 支持。

企業文化作為一個動態的概念,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定期對其進行診斷、評估和量化。企業文化診斷通 過對企業人格的系統評估,可準確呈現現有企業的文化特徵,明確實現企業目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文化阻力,比較現實與期望的差異,比較本企業與全行業的差異,並衡量企業文化創新、變革的方向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適應性。在此基礎上,協助企業建立或完善文化理念體系,並對如何使文化在組織內部落地生根,發揮文化應有的作用提供系統建議和改進方案。文/佚名

汲取管理智慧,分享最佳管理實踐、標杆研究及經典摘編guanli_j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