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這意味著什麼

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和城鎮化不斷髮展,人多地少、耕地面積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

從各地實踐看,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我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防災抗災減災能力不強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現階段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還存在底數不清、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高標準農田建設亟需加強頂層設計,構建集中統一高效的管理新體制,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進。

近日,國辦印發了《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全面系統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政策要求。提出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國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提高。同時,又重視明確質量目標,《意見》提出了土壤質量、環境標準的整體要求。

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這意味著什麼

而對於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那麼,這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來說意味著什麼?如何保障建設的資金等這些大家較為關注的問題,在2019年11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給出了答覆。

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這意味著什麼

Q: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那麼,這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來說意味著什麼?

A:這實際上是一個糧食安全的重大問題。“洪範八政,食為政首”。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障糧食生產能力,確保需要的時候能夠產得出、供得上。建設高標準農田,不僅能夠新增糧食產能,而且能夠提升農田的抗災能力。據評估,建成以後項目區的耕地質量一般提升1到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在嚴重氣象災害年份,項目區糧食產能穩定性水平要明顯高於非項目區。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據測算,到2022年全國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以此可以穩定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約佔我國糧食總產量的80%,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將起到基礎支撐作用。《意見》從強化建後管護和嚴格管控利用等方面,提出了進一步保護和調動糧食生產積極性的政策要求,支持建成後的高標準農田集中用於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生產。

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這意味著什麼

Q:隨著近幾年各地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建設難度和成本持續增加,如何保障建設的資金?

A:做好資金保障,對於高標準農田建設至關重要。中央財政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堅持把農田建設作為支持重點,構建和完善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不斷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和全過程績效管理,有力保障了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的實施。一方面,完善農田水利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

一是整合完善中央財政投入機制,會同農業農村部整合設立農田建設補助資金,支持高標準農田及農田水利建設。2019年,中央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85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農田建設補助資金694億元,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生產發展專項165億元。今年10月,中央財政已提前下達2020年農田建設補助資金預算616億元。

二是鼓勵地方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經濟發達地區在國家補助的基礎上,兼顧各級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債務風險防控的要求,籌集投入更多資金,提高項目建設水平。

三是鼓勵引導多渠道資金投入。鼓勵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受益對象和農村集體籌資投勞,鼓勵採取投資補助、貼息等形式,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

另一方面,強化資金使用管理和全過程績效管理。一是加強資金管理。今年5月,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提出了按照“政策目標明確、分配辦法科學、支出方向協調、績效結果導向”的原則,分配、使用和管理農田建設補助資金。二是全面實施績效管理。今年5月,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建立農田建設補助資金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管全過程績效管理運行機制,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我們也注意到,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建設難度日益增大。同時,由於近年來人工和材料費用的增長,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本不斷升高,迫切需要多渠道籌集資金。為此,《意見》明確要建立健全農田建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有四個方面:一是各地要通過優化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合理保障財政資金的投入。二是發揮政府投入引導和撬動作用,採取投資補助、以獎代補、財政貼息等多種方式,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地方政府有序引導金融和社會資金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三是鼓勵地方政府在債務限額內,發行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四是完善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使用機制,土地指標跨省域調劑收益按規定用於增加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省內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優先用於農田建設再投入和債券償還、貼息等。

我們相信,通過以上措施,能夠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