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那麼國徽的設計由來你知道嗎?

10月13日,據媒體報道,國旗法(修正草案)、國徽法(修正草案)提交申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國旗法國徽法二審進一步規範國旗國徽使用。其中,中國公民在莊重的場合可以佩戴國徽徽章,表達愛國情感。

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那麼國徽的設計由來你知道嗎?

主要內容

① 專門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機構應當在工作日升掛國旗並懸掛國徽;

② 公民在莊重的場合可以佩戴國徽徽章,表達愛國情感;

③ 對於國旗圖案標準版本,二次審議稿增加規定,網絡使用的國旗圖案標準版本在中國人大網和中國政府網上發佈。

此次對國徽國旗使用規範的修正完善有利於進一步使公民的愛國熱情得到更有效的表達,增進公民對國旗國徽正確使用的認識,減少部分公民可能存在的錯誤使用,有益於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和民族團結。

同時,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中國學生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對兩個法案的修改完善,也是對愛國主義教育中國旗國徽教育的進一步規範正確化。

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那麼國徽的設計由來你知道嗎?

生活中我們總是對一些事物習以為常,而忽略了它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國徽,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其背後的參與設計者是誰,並沒有太多人知道。

目前廣為流傳的國徽設計者為清華大學營建系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代表的設計小組設計。但實際參與創作的人員比這要多得多,張仃也是國徽的設計者之一。

1950年元旦剛過,國徽設計工作全面展開。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決定邀請清華大學營建系和中央美術學院分別組織人力對國徽方案進行設計競賽。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收到政協的邀請後,分別組成了由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美術家張仃為首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展開了設計競賽。

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那麼國徽的設計由來你知道嗎?

梁思成、林徽因組的設計方案

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主要設計者的清華大學營建系的《擬製國徽圖案說明》中,主張:“擬製圖案以一個璧(或瑗)為主體,以國名、五星、齒輪、嘉禾為主要題材;以紅綬穿瑗的結構襯托而成圖案的整體。也可以說,上部的璧及璧上的文字,中心的金星齒輪,組織略成漢鏡的模式,旁用嘉禾環抱,下面以紅綬穿瑗為結束。顏色用金、玉、紅三色。”

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那麼國徽的設計由來你知道嗎?

張仃組的設計方案

張仃他在《國徽應徵圖案設計含義》中闡述道:“一、紅色齒輪,金色嘉禾,象徵工農聯盟。齒輪上方,置五角紅星,象徵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二、齒輪嘉禾下方結以紅帶,象徵全國人民大團結,國家富強康樂。三、天安門———富有革命歷史意義的代表性建築物,是我國五千年文化,偉大,堅強,英雄祖國的象徵。

6月20日,政協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專題討論國徽方案,這也是國徽審查小組最後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兩張草圖主體內容相差不多,如都有天安門,不同的是,清華大學設計的是正面透視圖像,顏色是金色和紅色兩種;中央美院設計的是從側面斜視的投視圖像,顏色是五彩的。會議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

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那麼國徽的設計由來你知道嗎?

國徽先後幾個版本改進圖

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那麼國徽的設計由來你知道嗎?

編輯|翁旭琪 監製|趙潔

*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檢察日報等整理

更多紅旗出版社精彩資訊詳見旗書網:http://www.hongqipress.com

感謝您的閱讀,讓我們彼此看見

公民可在莊重場合中佩戴國徽徽章 那麼國徽的設計由來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