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把握好自己追星的尺度,不能盲目追隨,不能失去自我

小剛班裡有很多女同學都是“追星族”,小剛聽她們講得很有意思,也開始關注起明星的事情,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很有“型”的武打明星進入了小剛的視線。他覺得這個明星的拳腳功夫真的很棒,而且每部電影裡的武打片段聽說都是真實的打鬥,這讓小剛十分佩服。

以前,小剛十分佩服博學多識的語文老師,但現在,他每次看到語文老師都覺得很失望,為什麼都是成年男人,差距卻如此之大呢?

原來,語文老師因為缺乏鍛鍊,體格比較差,一點也沒有男子漢氣概。


孩子要把握好自己追星的尺度,不能盲目追隨,不能失去自我


有一天,小剛忍不住對語文老師說:“老師,你學那麼多知識有什麼用?還不是和傻帽一樣。”

為什麼?”老師也不生氣,反問道。

又示範了什麼樣的武打動作嗎?

語文老師搖搖頭說:“不知道。”

“這還不夠傻?”小剛像看白痴一樣看了眼老師,暗哼一聲就跑開了。

老師無奈地笑了笑,心想現在的孩子這都是怎麼了?難道評價一個人是聰明還是傻,首先要知道這些明星的八卦事情嗎?

後來,小剛覺得明星離現實太遙遠,不如找個“江湖大哥”當自己的偶像,還能真的教自己幾手功夫呢。正好學校裡有位高年級的男孩,聽說是武學世家,打架十分厲害。小剛就把這位高年級的學生當成了心中的偶像,每天跟在偶像身後,當他的小兄弟。久而久之,小剛身邊又聚集了幾位男同學,不多不少,正好四個人。當時《流星花園》正在熱播,小剛便提議:"咱們也組成一個F4吧。”

孩子要把握好自己追星的尺度,不能盲目追隨,不能失去自我

就這樣,以高年級男孩為首的新校園F4就這樣誕生了。小剛每天跟在偶像的身邊,武功沒學著,打架的本事倒長了不少。但他並不覺得打架有什麼不好,還為自己能不被欺負而沾沾自喜。

對於青春期的男孩來說,偶像崇拜常帶有盲目性。這是因為處於這個時期的男孩判斷力和認知能力還不成熟,對偶像的認識只是片面和盲目的,很容易因此而帶來種種危害,甚至釀成悲劇。

孩子要把握好自己追星的尺度,不能盲目追隨,不能失去自我

對於自己喜歡的偶像,男孩不僅會觀看他的每一部電視,收聽他的每一首歌,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還會瘋狂地購買關於偶像的一切衍生品,收集偶像們的資料,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些明星、偶像身上,經常會把學習和現實生活拋到一邊,眼睛裡只有偶像的身影。

不僅如此,有些男孩在追星的過程中,還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比如為了偶像而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

事實上,追星在青少年中已經成了一種獨特的現象。男孩經常把追星作為追求時尚的主要手段,希望自己在追星的過程中能趕上時代的潮流,不被同學和朋友嘲笑落伍。當男孩有了偶像後,就可以向朋友和同學們炫耀,並刻意地模仿明星們的語言和行為,收集明星的各種“小道消息”,以此來提高自己在朋友圈中的地位,彰顯自己的能力。

另外,如今的社會處在一個快節奏的競爭時代,男孩在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感覺到很大的壓力,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因此,為了讓自己內心的情感有所依託,男孩便走上了追星的道路。處在這個時期的男孩內心敏感,情緒波動較大,當他們無法和他人訴說自己的心事時,就會心情壓抑,而在追逐明星的時候,這種壓抑感會得到適當的釋放。而且,明星們演唱的歌曲和表演的影視作品中,有不少歌曲和內容正好符合了男孩壓抑的心理,引起了男孩的共鳴,讓男孩覺得自己找到了知音,便一頭扎進了追星的大潮中。


孩子要把握好自己追星的尺度,不能盲目追隨,不能失去自我


孩子要把握好自己追星的尺度,不能盲目追隨,不能失去自我


那麼,追星真的不對嗎?非也。在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人追星,只不過不同的時代,男孩所追求的偶像不同罷了,這是每個男孩都會經歷的心路歷程。

但是,男孩在追星的時候,如果能把偶像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學習偶像的優點,摒棄偶像的缺點,將盲目地崇拜改為嚮往和自我激勵,那麼,追星也是一件好事。男孩要把握好自己追星的尺度,不能盲目,不能失去自我。而且,崇拜偶像不能只看明星的外表和一兩件事,還要從整體瞭解自己的偶像是什麼樣的人,追求真正值得嚮往的標才行。

男孩要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識知能力,要知道,明星是人,普通人也是人。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完全沒有必要從其他人身上找尋慰藉。男孩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奮鬥之路,並腳踏實地,一點一點獲得成功,遠離追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和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