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2020年8月9日,位於武漢市東湖路旁的燕園北大校友之家熱鬧非凡,曾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北大援鄂醫療隊90後隊員吳超和王奔,重返武漢,和北大基礎醫學院老師楊恩策及北大湖北招生組一起,為四位湖北學子頒發北大錄取通知書,這是北京大學2020年發出的第一批錄取通知書

被北大“強基計劃”錄取到北大醫學專業的詹驍恆、郝文琴、高進一、劉彥君四位湖北學子和家長,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副會長兼秘書長彭生鵬、副會長楊三文、監事長韓曉光、副秘書長楊玲莉、徐長春等校友現場出席了活動,中科院院士、北大基礎醫學院教授韓濟生,博雅學堂首席教授兼班主任王韻視頻連線,與新生進行了互動交流。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活動現場

楊恩策老師說道:“今年是北京大學響應教育部的號召,通過強基計劃進行招生的第一年,我們醫學部強基計劃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培養未來醫學集成創新的領軍人才。湖北省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英勇鬥爭的英雄之省,武漢是英雄的城市,北大選擇湖北發出今年第一批錄取通知書,體現北大時刻與國家緊緊相連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也是對孩子們‘堅守理想,不忘初心,為醫學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鼓勵。”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楊恩策老師發言

1993年出生的王奔和1990年出生的吳超同為北京大學的學生,畢業後都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工作,今年2月7日,他們作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隊員,馳援武漢。他們代表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醫務人員,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總書記回信激勵他們“繼續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帶動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總書記回信內容

吳超表示,此次作為代表把通知書親手交到學弟學妹手上,他興奮不已,“醫學是一個既能救死扶傷,又能慰藉心靈的學科,希望他們能把‘醫’學好,做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在國家面臨困難時能夠挺身而出。”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吳超老師發言

王奔也表示,很開心能夠看到這些新生的年輕力量加入到醫學的大家庭,共同為醫學事業而奮鬥,“從昨天下飛機到今天早上,我回了一趟當時支援的病房,還是非常感動,在這裡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事,讓我和這個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現在又看到湖北有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到我們這個事業當中來,將來能夠把學到的東西學以致用,去服務更多的人,我覺得這是最需要傳遞的,這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途徑”。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王奔老師發言

劉萌會長代表湖北校友會和五千名荊楚北大人,向被北大錄取的湖北學子表達了三個祝賀,讚揚他們選擇北大、選擇北大醫學和選擇強基計劃。他說,北大人一直是湖北最重要的建設與進步力量之一,北大精神也一直閃耀在荊楚大地建設的各個時期。在這次湖北抗疫中,北大人也是衝在前列,全球三萬多名北大校友向湖北捐款一千餘萬元、捐贈了216萬件醫療物資、142萬隻口罩、13臺雙負壓救護車等,發動了北大校友‘百萬口罩行動’,北大力量被廣為讚揚。北大援鄂醫療隊,更是在湖北抗疫中發揮了偉大的作用,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選擇了強基計劃,就是選擇了做中國復興大廈的基石,就是選擇了中國的未來,選擇了中國的希望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劉萌會長髮言

其後,彭生鵬秘書長、楊三文副會長、韓曉光監事長和楊玲莉副秘書長代表湖北校友會,為四位新湖北校友,每人送上了一套茶壺。“這個茶壺,一個裝著‘湖’北,一個是裝著未名‘湖’。自今日始,今生今世,你們將永遠連接著北大與湖北”,劉萌會長說道。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校友會給學子們送茶壺

韓濟生院士和王韻教授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對四位學子順利入學北大致以祝賀,勉勵他們不忘初心,永攀醫學科學高峰,努力成為德才兼備、勤勞勇敢的優秀人才,同時對他們今後的學習科研進行指導。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韓濟生院士祝賀學子入學北大

韓濟生院士語重心長地說道:“

對你們的要求,一般來說是德才兼備,但是我認為德才以外還有第二個要求,就是勤,勤奮、勤勞、勇敢。比如說在我們武漢遭遇到新冠病毒的時候,更重要的是要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哪怕做一個志願者,也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那不就是更大的正能量了嗎?所以我們在這裡說要德才兼備,勤勞勇敢。”

收到錄取通知書,四位學子也分別交流了自己選擇北大醫學專業以及強基計劃的心路歷程。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王奔、吳超老師為四位學子頒發北大錄取通知書

來自湖北省潛江中學的郝文琴說,“高一時北京大學的劉珏老師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課,這讓我對醫學心生嚮往。在此次疫情中,許許多多的醫務工作者身著白衣心有錦緞,用奉獻與堅守為病人帶來希望,用拼搏與奮鬥為居家隔離的我們築起保護牆,用專業與大愛讓世界為中國驚歎。我希望能像她一樣,通過自己熱愛的專業為國家做出貢獻,也讓自己的學習更加有意義。”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郝文琴發言

來自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的高進一說,“我曾經歷過身邊親人因疾病而導致的生離死別,如果有生之年我能為攻克這些疾病作出貢獻,那便是實現了我的抱負。疫情期間,院士的擔當、醫生的硬核、護士的堅韌、一批批援鄂醫療隊的馳援,讓我再次堅定了學醫的信心。進入北大後,將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成為複合型人才,是時代對醫學生的期許,也是我的期望。”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高進一發言

來自華中師大一附中的劉彥君說,自己一直很喜歡生物學科,熱愛生命科學,希望將來能在基礎醫學領域找到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做自己熱愛的事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劉彥君發言

同樣來自華中師大一附中的詹驍恆說:“‘疫’當前,”醫“當先,醫學是對抗疫情的第一力量,是實現健康的必要保障。作為在疫情面前首當其衝的武漢學生,我不僅親歷疫情之痛,更心懷學醫之志。‘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醫學正是我心中抗擊疾病,為人類贏取健康的”萬人敵“。

吾輩新時代醫學生定將堅定個人理想信念,響應祖國理想號召,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為‘偶像’,強醫學之基,努力學習,不負韶華!”

北大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在武漢燕園北大校友之家頒發

詹驍恆發言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相信四位從英雄之地走來的北大人,在北大精神的沐浴下,一定能成為引領人類醫學事業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