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侵犯了,應該如何解決?

樂樂上週看了《誤殺》,最大的感觸就是:

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從小可勁兒溺愛他吧。

讓他變得恃強凌弱、目中無人、膽大包天……

最後,他成了你的“罪孽”的,可憐替罪羊……

1

如果,你的女兒遭遇到了性侵,施暴者是有權有勢的人家孩子,你會怎麼做?

惱怒之下殺了那個畜生,還是理智之下訴諸法律?

但,如果法律無法代表公平和正義呢?

如果,它早已淪為權貴肆意操作的遮羞布、公權從中牟利的搖錢樹,你要如何為女兒討回公道?

2019年底,備受好評的國產片《誤殺》,就是在這樣的語境下,展開了懸疑又揪心的敘述。

孩子被侵犯了,應該如何解決?

到異國謀生的中國孤兒李維傑(肖央飾),在小鎮上開著一家網絡公司,住在公墓旁的房子裡,過著拮据也溫馨的生活。

他和妻子阿玉(譚卓飾)育有兩個女兒。

因樂善好施、打抱不平,“外來戶”李維傑頗受小鎮居民的歡迎。

但,這一切,因一場誤殺而被打亂。

孩子被侵犯了,應該如何解決?

李維傑的大女兒平平在參加夏令營時,被警察局局長(陳沖飾)的兒子素察下藥性侵,昏迷中還被錄下了性愛視頻。

在父母權勢庇護下長大的素察,恃強凌弱,無惡不作。

因父親是國會議員,母親是警察局局長,他一直毫髮無損,逍遙法外。

直到,素察拿著性愛視頻要挾平平從命,繼續被他玩弄。

激烈衝突中,他被平平和媽媽阿玉誤殺。

孩子被侵犯了,應該如何解決?

目睹公權黑暗,深知公平難討的李維傑,為了保護妻女家人,根據自己在千萬部犯罪刑偵片中,學到的反偵察能力,和公權力上演了一場“蒙太奇”式的博弈。

性侵和暴力,誤殺和犯罪,貪腐和壓迫,權貴和弱小,懺悔和救贖......

讓這部雖是翻拍依然驚豔的影片,被戴上“2019年最好國產懸疑片”的高帽子。

但,在我看來,這部懸疑片,更是一部教育片。

它最打動人心的地方,是用超越國籍和種族的內核,闡述這樣一個信念:

父母就是孩子的牧羊人。

父母的修為和教育,影響孩子的命運和未來。

2

影片中,最經典的一句臺詞是: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

孩子被侵犯了,應該如何解決?

但禽獸,也並非生下來就是禽獸。

他以被誤殺的命運,詮釋了因作惡而遭報應的孩子,不過是畸形家庭教育的祭品。

被誤殺的“官二代”素察,其實是父親暴戾+母親寵溺的結合物。

他出生在上流社會,但他常年玩弄權術的父親,是一個對外人滿面笑容、對家人極其苛責的分裂政客。

忙於仕途和升遷的父親,早就活成了裝在套子裡的人。

唯臉面和仕途最大,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對妻兒毫無溫情可言,動不動就對兒子素察大打出手。

孩子被侵犯了,應該如何解決?

而素察擔任警察局局長的母親,是一個殺伐果決、濫用私刑的女人。

工作中,她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不惜打著正義的旗號偽造證據,對手下警員的貪汙腐敗,睜隻眼閉隻眼。

她是貪腐社會和權錢交易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她象徵法律又蔑視法律,她化身正義又踐踏正義。

內心的撕扯和恐慌,讓她面對唯一的兒子時,走向另一個極端:

用沒有底線的退讓和窮盡一切的滿足,去溺愛兒子,包庇兒子,袒護兒子。

分裂而扭曲的父母,勢必養育出叛逆而涼薄的孩子。

父親的暴力,讓素察在逆反中變得殘暴血腥。

面對比他弱小的女孩平平,他伸出魔爪,姦淫蹂躪。

面對平平媽阿玉,他暴戾殘忍,出手狠辣。

而母親的溺愛,又讓他肆無忌憚,有恃無恐,視窮人為草芥,視強暴為常態,視法律為兒戲。

直至最後,他在侮辱、損害、踐踏窮人時,終被誤殺,喪命黃泉。

孩子被侵犯了,應該如何解決?

但誤殺他的,是李維傑一家嗎?不,是他自己。

確切地說,是他迷失在權力和腐敗、虛偽和邪惡中的父母的教化。

是他身居要職卻靈魂醜陋的父母,早已站在了身處卑微、心懷良善的大多數窮人的對立面。

而作為父母傲慢和偏見的化身,他猶如一隻迷路的羔羊,最終被家庭教育的黑暗和惡意反噬。

所以,對他的誤殺,其實是一場因果報應的該殺,一場黑白顛倒的反殺,一場是非混淆的惱殺,一場正邪交錯的互殺。

3

每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個問題家庭。

因為,孩子是一個家庭內部環境和氣候的晴雨表。

他的一言一行和一事一情,都彰顯了一個家到底是早已生病,還是相對健康。

家庭教育的悲哀在於

合格的父母用18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教育他們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而不合格的父母,卻連一秒鐘也不願花費去教育他們的孩子,如何不要傷害別人。

但,人間的正道在於,那些肆意傷害別人的孩子和父母,即便能逃脫過法律的制裁,但最終依然會被自己的惡意殺害。

因為,錯誤的教育,結不了正確的果實。

迷失的羔羊,去不了遼闊的遠方。

公平和正義無法彰顯時,暴力和復仇必然繁盛。

成長中,每個孩子都是容易迷失的羔羊。

而合格的父母,則是靈魂的神廟裡,那永遠的守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