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 南陽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措施

龍騰南陽訊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搶抓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措施。

鼓勵支持企業在我市設立總部、區域總部及研發中心、技術中心、採購中心、結算中心等功能性機構。對年繳納地方級稅收達500萬元以上的總部經濟企業進行獎勵。

鼓勵發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產業新業態。放寬企業名稱登記限制,除涉及前置審批或企業名稱與企業登記不在同一機關的以外,不再實行企業名稱核准制度,試行企業自主申報,企業可以自主申報的名稱與企業登記一併申請辦理,允許國民經濟行業以外的新業態作為企業名稱中的行業表述。放寬住所登記限制,允許新經濟主體利用“一址多照”“一照多址”解決“住所”登記問題。放寬經營範圍限制,鼓勵新經濟主體跨界融合發展。

對銷售收入低於5000萬元(含)、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總額比例不低於5%的新經濟企業,銷售收入5000萬元至2億元(含)、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總額比例不低於4%的新經濟企業,經科技、財政部門審核後按照研發投入總額的20%給予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銷售收入高於2億元、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總額比例不低於3%的新經濟企業,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確定補貼比例。

加強財稅支持、強化用地保障

設立市級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納入市財政年度預算,統籌用於全市外經貿發展獎勵補助。2020年度安排1000萬元,以後年度根據市財政狀況和實際需要適度擴大。

恢復設立市級招商引資專項資金,納入市財政年度預算,統籌用於扶持獎勵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加強投資促進活動、鼓勵社會化專業化招商等。2020年度安排500萬元,以後年度根據市財政狀況和實際需要適度擴大。

設立南陽市商貿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由市、區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一事一議,用於支持獎勵商貿、物流重點企業(項目)發展。

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市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的新上重大項目,自納稅年度起三年內,對地方稅收年貢獻值在1000萬元(含)以下的,予以貢獻值50%的獎勵;地方稅收年貢獻值在1000萬元-5000萬元(含)的,予以貢獻值60%的獎勵;地方稅收年貢獻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予以貢獻值70%的獎勵。

對引進的重大項目的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在本市行政轄區內購買商品房、汽車或參加專業培訓的,五年內按其繳納個人收入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予以獎勵;不在本市行政轄區內購買商品房、汽車或參加專業培訓的,五年內按其繳納個人收入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70%給予獎勵。每個項目補貼名額不超過5人。

規範涉企收費、加強招商獎勵

清理整頓涉企收費,建立涉企收費清單,明確收費項目和標準並予以公開;對列入政府收費管理目錄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按發改部門核定的最低限額收取;放寬中介服務機構准入條件,打破行業壟斷,鼓勵中介機構依法競爭發展。減少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收費,鼓勵以市場競爭促進中介機構優化服務、降低收費。外來企業需要中介服務的,由企業自主選擇中介服務機構,嚴禁職能部門指定中介公司。

建立市場化招商引資獎勵機制。對引薦符合我市鼓勵發展方向的傳統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現代服務業項目(房地產項目除外),並實質性促成項目落戶的引薦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項目投資利益相關方及自然人除外),按照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及納稅額給予一定的獎勵:引進工業類項目到位資本金每5000萬元給予引薦人10萬元的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對新引進的、承諾10年內不遷離南陽、在南陽履行法定納稅義務的現代服務業項目,經認定後,按其開業後第一個年度對地方財政貢獻(包括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的20%給予引薦人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具體實施細則由市商務局會同市財政局另行制定。

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聯繫重點企業直通車機制,“一對一”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全力為重點企業服務,支持重點企業發展壯大。

鼓勵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和區域評估試點,破解審批耗時長、環節多、材料繁等問題。各級政府要不折不扣執行簽訂的招商合同,履行合同義務,兌現合同承諾,不得以任何藉口違約毀約。對因國家政策調整等導致已簽約合同無法實施的,由簽約雙方友好協商一致,予以修改調整,不得單方停止執行合同。

全媒體記者 劉力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