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同情李凌,司馬遷寫《史記》,委屈了“驃騎大將軍”霍去病

因同情李凌,司馬遷寫《史記》,委屈了“驃騎大將軍”霍去病


古時候,人們的等級分的很清楚,住的房子因為身份不一樣,叫法也不一樣。就連人去世了都不能隨便說“死”,得看身份,按等級來。

《禮記·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西周時期,通過分封制貴族集團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不同等級享有不同的權力。由此,不同等級死的稱呼也就不同,這種不同反映的是宗法等級制。
到了唐代,把這個制度簡化了一下,當官的死了,三品以上就稱“薨”,五品以上稱“卒”,六品以下才叫“死”。

在《史記》中,我有一個很奇怪的發現,西漢大將軍霍去病在去世前,獲得了大臣能夠獲得的最高權位,他的死卻僅僅被作者用了一個“卒”字,一筆帶過。我就納悶了,按制度不是應該稱“薨”才對嗎?經過一番研究發現,司馬遷這樣做完全是因為“小心眼”造成的。

1、霍去病的功勞地位, 他的死稱“卒”,有點冤

霍去病是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他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他第一次征戰匈奴,帶領了800驍勇的騎兵,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落花流水、四處逃散。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獲全勝、殺敵無數。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漢武帝為失去這樣一個深受自己器重的愛將,悲痛不已。他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霍去病,這樣一位歷史上的天才將領,卻如同流星劃過天空一般,在他23歲之時畫上了生命的句號。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同樣是這一列傳,很快就列出了衛青的結局:“其後四年,大將軍青卒,諡為烈侯。”漢武帝為霍去病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

霍去病在生前獲封冠軍侯,衛青為長平侯,這是當時異姓所能拿到的最高爵位。

其地位等同於諸侯王。按照正常的叫法,應該說薨,而不是卒。大夫才用“卒”,為什麼要用“卒”來表示霍去病的死亡呢?


因同情李凌,司馬遷寫《史記》,委屈了“驃騎大將軍”霍去病


2、看不上外戚,同情李凌,太史公寫書帶感情

我認為,這和作者司馬遷的個人感情好惡,帶進寫書過程多少有點關係。

在《史記》中,司馬遷就明確的表示:衛青和霍去病出身低賤,結果享受到了漢武帝不同尋常的寵信,自然是取禍之道。君子豹變,貴賤何常。青本奴虜,忽升戎行。姊配皇極,身尚平陽。寵榮斯僭,取亂彝章。嫖姚繼踵,再靜邊方。--史記

司馬遷對衛青還是霍去病的偏見,根源在於司馬遷對李家的同情和對漢武帝的不滿。在他的眼裡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的發跡,就是因為和皇后衛子夫的裙帶關係,個人並沒有什麼真本事,就是現在說的“走後門”。

再加上李家幾代人的死亡,都和衛青集團有關係,霍去病也屬於衛室集團的一員。這更加讓司馬遷產生不滿的情緒。不滿歸不滿,作為史官,他又不能不如實把衛青和霍去病的功勞寫下來。

這就造成了《衛將軍驃騎列傳》裡的“彆扭”。

司馬遷被漢武帝閹割的原因,就是他為李廣的孫子李陵開脫,個人的悲劇也增加了,他對衛青集團的怨恨和不滿。

李陵僅率五千步軍與三萬匈奴騎兵死戰8天8夜被俘。漢武帝知道是因為自己派的後援沒到位,頗為自責,派人去接李陵回來。可是有個奸臣公孫敖道聽途說,說是李陵已經投降匈奴,正在給敵人練兵呢?漢武帝大怒,司馬遷替李陵辯解,皇帝正在氣頭上,司馬遷就悲劇了。

司馬遷的《史記》中,對於衛青、霍去病這樣憑藉外戚身份上位的將軍,哪怕功勞很大,也只是一個“卒”字,體現了太史公暗中的鄙視。

因同情李凌,司馬遷寫《史記》,委屈了“驃騎大將軍”霍去病


3、相比《史記》,班固的《漢書》總算給了公正的評價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他的權勢可比霍去病大多了。

他在漢武帝死後一手把持了大漢帝國的權柄,輔佐漢昭帝。漢昭帝死後,昌邑王劉賀僅僅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廢除帝位,另立漢宣帝劉病己。

廢立皇帝這樣的事情,在霍光之前,只有商代的伊尹幹過。所以後來把廢立天子又稱之為尹霍之事。

霍光“薨”後,漢宣帝和皇太后親臨,御賜給霍光“璧珠璣玉衣、黃腸題湊”這樣的最高等級棺槨,發甲士送靈車到茂陵……這些規格差不多是以天子的身份下葬的。

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太中大夫任宣與侍御史五人持節護喪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載光屍柩以轀輬車,黃屋在纛,發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士軍陳至茂陵,以送其葬。諡曰宣成侯。發三河卒穿復士,起冢祠堂。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漢書

班固寫《漢書》的時候,司馬遷早就去世了,《漢書》和司馬遷沒有什麼關係。而在《漢書》中,班固對於衛青、霍去病、霍光等人都評價為“薨”給予他們死後一個符合侯爵身份的說法。

《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記載:“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

霍去病在《漢書》中也有傳,還是跟舅舅衛青合為一傳,傳記內容跟《史記》沒有太大差別,但相關字句卻大不相同。

《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去病自四年軍後三歲,元狩六年薨。上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後四年,元封五年,青薨,諡曰烈侯。”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薨”,霍光也是“薨”,以他們的身份地位,是完全正常的

這一個對於“去世”不同的評價中,體現著司馬遷和班固對於霍氏兄弟不同的看法。​

從現代的眼光來看,司馬遷用“卒”來寫霍去病的死,是貶低了霍去病的功勞和地位,也顯得自己有點小家子氣,有失公允。這也是史記一個不大不小的汙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